• 中國文化產業網>頭條新聞>

    頭條新聞

    第十九屆文博會首設“數字中國”展區 創意文博會 數字新藍海

    2023-06-02    來源:深圳商報    編輯:黃麗

    【深圳商報訊】(記者 梁瑛)數字中國建設正深刻影響經濟社會生活方方面面。第十九屆文博會首設“數字中國”展區,全面展示數字技術在各相關領域應用成就,展現數字經濟廣闊前景。同時,創意與靈感的碰撞,也將在數字化浪潮席卷全球之際,為企業提供新趨勢之下的創新機遇。

    首設“數字中國”展區

    深圳國際會展中心9號館內,文博會吉祥物小水滴的AI形象將為觀眾打開文化數字化大門,一場精彩震撼的裸眼立體秀撲面而來。這是本屆文博會數字文化館的核心區域,數字中國展區。它以“數字中國,文化創新”——AI時代的文化創新為主題,在1517平方米的區域內,搭建開啟文化數字化大門、數字文化傳承、數字文化創新、數字文明時代四大板塊,全方位展示我國文化產業發展最新技術、最新創意和最新成果,充分體現文化融合、文化引領和科技賦能。

    從頂上看,展區主體造型是一個神經元細胞的形態,展區總設計師、藝博堂董事長鄭洵說,“這一形態寓意AI時代的底層邏輯——神經元計算,數字文化企業如同神經元細胞一樣首尾連接、逐漸形成復雜的產業網絡,從而演化出無限可能。”

    據了解,2022年,我國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企業(以下簡稱“文化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21805億元,比上年增長0.9%。其中,文化新業態特征較為明顯的16個行業小類實現營業收入43860億元,比上年增長5.3%,快于全部規模以上文化企業4.4個百分點;數字出版、娛樂用智能無人飛行器制造、互聯網文化娛樂平臺、增值電信文化服務和可穿戴智能文化設備制造等行業實現兩位數增長,分別為30.3%、21.6%、18.6%、16.9%和10.2%。

    數字化引領未來文化發展的新趨勢,已經顯而易見。而作為“科技之城”,科技含量高、創意能力強,是深圳文化企業的突出特點。本屆文博會全方位展現深圳在貫徹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建設數字中國以及發展數字經濟過程中的最新數字化成果。

    多角度展現深圳最新數字化成果

    本屆文博會重點組織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方向,組織5G、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應用文化企業參展,推動數字技術全面賦能文化產業。11次榮獲“全國文化企業30強”的華強方特集團是深圳本土孕育成長的文化科技領軍企業,本屆文博會中,文博會華強方特分會場科技感和趣味性十足。在元宇宙VR體驗展區,觀眾可以通過穿戴便攜的VR一體機設備,體驗方特元宇宙自主研發的多款VR游戲;文化科技展廳現場將播放《生命之光》《九州神韻》等大型巨幕立體電影項目,讓觀眾探索、體驗人類生命的起源與祖國的壯麗河山;針對熱播的《熊出沒》系列動畫作品,方特改編推出了最新舞臺劇《不愛運動的熊二》,展會期間卡通人偶也將亮相現場與觀眾見面。

    從全網60億次播放量的《洛神水賦》,到令國內外眾人驚艷的《囍》;從被稱為“史上最強國風舞蹈”的《卷珠簾》,到赫赫有名的《紅》和《俠》。這些走紅甚至刷屏的水下舞蹈都出自深圳南山知名文創企業三人行影業。此次參加文博會,三人行影業獨特的水下國潮內容和新中式美學作品將以影視和美術作品形式出現在11號館,其中郭吉勇導演的《舞今中外》系列作品的最新一集——中國舞者張傲月與法國頂尖藝術家Julie Gautier合作演繹的水下作品《一代宗師》,是一場集中西、武術、舞蹈為一體的視覺盛宴,尤為令人期待。

    三人行影業(深圳)有限公司創始人謝雷認為,文化出海是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途徑,也是提升國家軟實力和競爭力的有效手段。我們需要不斷探索新的方式和方法,深入推進文化交流。他說:“文博會是重要的展示交流平臺,同時也給了企業非常好的學習機會,希望可以在展會上看到更多新產品、新創意。”

    希望把深圳數字化理念帶回去

    文博會上,文化+科技的精彩呈現也吸引了全國各地的參展商。剛剛在哈爾濱參加了首屆東北亞文化藝術創意設計博覽會的松雷何所有集團,又來到深圳文博會。作為全國首部大型原創音樂劇“碟”的制作方,何所有將以“蝶”為主題的系列周邊帶到展會現場,同時他們也帶來了以“冰雪”“音樂”“文化”為主題的文旅系列產品和帶有東北地域文化特色的非遺文創作品。松雷何所有文化空間板塊負責人陳天威對在東北亞文化藝術創意設計博覽會上看到的深圳數字創意產品印象深刻,他表示,“在數字化上,深圳是中國頂尖的城市,我們希望通過文博會的交流,能夠把數字化的理念、技術帶回本土,通過和深圳企業的合作,通過再加工,實現本土數字化的升級。”


    亚洲国产成人在人网站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