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文化產業網>頭條新聞>

    頭條新聞

    新媒體時代紅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意義與路徑

    2023-05-12    來源:中國文化報    編輯:黃麗

    官 爽

    高校肩負著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國家培養德才兼備優秀人才的重要使命和任務。因此,高校要重視對青年大學生思想品德和精神的塑造,培養大學生艱苦奮斗、堅韌不拔的精神。紅色文化是由中國共產黨人和人民群眾共同創造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先進文化,蘊含著豐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歷史文化內涵,是寶貴的精神財富。紅色文化能夠助力高校完成立德樹人的重要任務。高校將紅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中,建立科學的思政教學體系,拓展紅色文化傳播的渠道與途徑,從而實現青年大學生對紅色文化的傳承和弘揚。

    發揮紅色文化優勢

    紅色文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蘊含著巨大的思想價值、教育價值和時代價值。將紅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充分發揮紅色文化教育的功能與作用,能夠使青年大學生深入了解紅色文化的內涵與價值。在思政教學過程中,大學生通過了解國家與民族的歷史,學習革命先輩留下的革命精神和優良傳統,幫助青年大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和堅定的信念,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我國各地擁有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擁有眾多的紅色革命遺址和珍貴的革命文物。除了課堂教學,高校教師要充分利用本地的紅色文化資源,帶領大學生走出校園,參觀紅色革命遺址,在參觀過程中,向大學生講述歷史上發生的重大革命事件,如八一南昌起義、遵義會議、湘江之戰等。這些紅色革命遺址為革命精神的傳承起到了重要作用。在革命戰爭年代,涌現出許多革命英雄,如黃繼光、邱少云、趙一曼、趙尚志、楊靖宇等,教師讓大學生深入了解英雄、學習英雄的革命事跡,通過參加各種社會實踐活動,加深青年大學生對紅色文化內涵的理解。

    營造生動活潑的課堂氛圍

    思政教師在教學中應豐富和拓展思政教學內容,改變單一枯燥的傳統說教式教學方法,通過豐富多樣、生動活潑的教學方式,增強思政教學對大學生的吸引力與感染力。教師在思政課堂上創設情境體驗式教學,比如讓大學生扮演英雄人物等角色,加深對當時社會背景以及英雄人物的理解。大學生在身臨其境中切身感受到革命戰爭年代的艱苦和英雄的偉大。在課堂情境體驗與感受中,使大學生獲得強烈的情感共鳴,對紅色文化入腦入心,從而培養青年大學生的家國情懷和深厚的愛國主義情感。

    高校思政教育一方面要注重對大學生理論知識的教授,另一方面要注重對大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單純依靠課堂開展紅色文化教育遠遠不夠,還需要通過社會實踐等活動,加深大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通過多種載體與途徑,將理論知識運用于生活實踐中。

    高校要重視校園文化建設,重視對師生精神的引領。學校社團作為高校的組織機構,經常舉辦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有利于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其中紅色文化活動對青年大學生起著潤物細無聲的作用。

    要加強對紅色文化教育基地的建設。大學生通過參觀革命博物館、紀念館等紅色文化遺址,重溫紅色記憶,緬懷先烈的豐功偉績,深深體會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先輩們用鮮血換來的,來之不易。“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通過參觀紅色革命遺址等社會實踐活動,加強了青年大學生對紅色文化的切身體驗,加深了對紅色文化的理解。

    另外,高校要加強思政教師的隊伍建設,定期對教師進行相關培訓,提升思政教師的思想境界和理論素養,提高思政教師的教學能力與業務水平。

    拓展新媒體傳播平臺

    基于互聯網技術和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形成了新型的傳播媒介。新媒體與傳統電視、廣播、報紙的傳播方式相比,有著一定的差異性。在新媒體背景下,網絡技術為思政教學的改革、創新提供了更多可能性。高校思政教師整合、歸納網絡紅色文化資源,在新媒體平臺上,大學生點擊進入相關紅色文化網站,就可以了解更多有關紅色文化的內容,并且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能夠進行即時互動、溝通交流。思政教師還可利用不斷發展的網絡技術和信息技術,開設微博、微信公眾號等,借助新媒體平臺實現紅色文化的拓展與延伸,進一步推進紅色文化在青年大學生中的傳承與弘揚。

    新媒體背景下,思政課程在不斷的探索與研究中,高校要加強網絡平臺與思政教學的聯系,形成完善的網絡教育平臺,同時,積極研發與運用網絡軟件與技術,如虛擬技術、視頻資源等,開發關于紅色文化內容的主題課件。通過豐富多樣的教學方式,增加思政課程的趣味性,使大學生喜歡上思政課,增加大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能動性,在學習過程中不斷成長成才。

    結論

    綜上所述,紅色文化是我國寶貴的精神財富,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精神力量。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時期,大學生作為社會主義的建設者,要很好地傳承紅色基因,賡續革命先輩的精神血脈。高校將紅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中,應借助新媒體的發展優化教學方法,多渠道拓展、延伸紅色文化的傳播路徑,加強對紅色文化的宣傳,從而培養青年大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和社會責任感。

    [作者系哈爾濱金融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本文系哈爾濱金融學院省屬本科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項目“習近平青年觀及其當代價值研究”(項目編號:2019-KYYWF-011)、黑龍江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項目思想政治理論課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專題教學改革研究專項(項目編號:SJGSJ2021002)階段性成果]


    亚洲国产成人在人网站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