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黑龍江新聞4月22日電(李萬華 記者 劉錫菊)22日,在第28個世界讀書日來臨之際,“琴書樂道——典籍里的古琴文化推廣系列活動”在黑龍江省圖書館拉開帷幕。
本次活動由黑龍江省圖書館、黑龍江省音樂家協會、黑龍江省古琴協會聯合舉辦,以“琴書樂道——典籍中的古琴文化展”啟幕。展覽以先秦到當代的歷史脈絡,將中國古代典籍中記載的琴人、琴曲、琴譜、琴論等內容以聲、像、圖、文相結合的形式呈現傳承千年的古琴文化,帶領大眾走近古代典籍,領略古琴藝術的獨特之美,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永恒魅力。 琴聲陣陣,簫聲悠悠。
4月22日下午,作為此次古琴文化推廣活動之一的黑龍江省圖書館藏清代《琴譜諧聲》打譜音樂會在省圖多功能廳正式上演。清代嘉慶年間周顯祖所編《琴譜諧聲》為現存最早的琴簫合奏譜,但由于年代久遠,譜中所載樂曲久已湮沒,已成絕響。2022年,黑龍江省圖書館和省古琴協會聯合發起了“黑龍江《琴譜諧聲》打譜征集活動”,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和積極響應,收到省內外琴家提交的打譜作品20余首,使百年“絕響”重新煥發時代價值。
本次音樂會上,來自浙江、陜西等省份的琴家與黑龍江省琴家、笛簫演奏家們一起,現場演奏了《風入松》《漢宮秋》《碧天秋思》《滄海龍吟》《采真》等10余首打譜作品。主持人除講解曲目外,還介紹了琴、簫等樂器相關歷史文化、記譜方式等內容,使觀眾在欣賞音樂的同時,更深入的了解國樂文化,令現場觀眾耳目一新,好評如潮。
據黑龍江省圖書館黨委書記、館長殷峰介紹:“黑龍江省圖書館在致力于典籍整理保護的同時,也同時注重古籍的研究和傳播。古琴藝術歷史悠久,留下眾多寶貴的琴學著作。由于其獨特的記譜方式,這些蘊含著古人思想、審美的琴曲大部分仍停留在紙上,無法被大眾欣賞。因此,自2021年開始,省圖書館聯合省音樂家協會、省古琴協會等單位,發起了黑龍江省圖書館藏清代古琴琴譜的打譜工作,計劃用五年的時間,將省圖館藏珍貴古琴琴譜進行系統整理。通過藝術家的研究打譜,將這些停留在古籍中沉寂千百年的樂曲重新展現世人面前,讓讀者可聽、可感。”
據悉,今年正值古琴藝術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二十周年。本次古琴文化推廣系列活動將貫穿2023年全年,除哈爾濱地區外,還將走進牡丹江、伊春、雙鴨山、雞西等地,以展覽為基礎,結合古琴文獻解讀、古琴雅集欣賞、古琴專題講座,古琴彈奏體驗等形式和內容,呈現古琴特有的雅音之美,揭示其傳承千年不息的秘密,加強全省公眾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認知與關注,以此進一步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