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政函〔2023〕237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文物局(文化和旅游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文物局,各有關單位:
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文物工作新發展格局,推動文物事業高質量發展,發揮典型案例示范帶動作用,國家文物局決定開展文物事業高質量發展案例遴選推介工作,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物工作重要論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堅持保護第一、加強管理、挖掘價值、有效利用、讓文物活起來的新時代文物工作方針,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以文物事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在全國范圍內遴選一批導向正確、舉措得力、成效顯著、群眾滿意的典型案例,給予廣泛宣傳推介,充分發揮引領示范作用,激發文物工作創新創造活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的文物新篇章。
二、案例定位
立足新發展階段。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物工作重要論述和指示批示精神為根本遵循,深入踐行新時代文物工作方針,聚焦解決文物事業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推動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賦能經濟社會發展,在加大文物保護力度、強化文物管理責任、加強文物價值研究闡釋、提高文物利用水平、讓文物活起來等方面具有示范引領作用。
貫徹新發展理念。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內在統一來把握發展、衡量發展、推動發展。一是堅持創新發展,不斷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文物事業理論創新、制度創新、機制創新、科技創新,破除體制機制束縛,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促進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二是堅持協調發展,凝聚多方力量,均衡配置資源,補短板、挖潛力,促進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便捷化,統籌文物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助推區域協調發展、城鄉協調發展,實現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三是堅持綠色發展,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提高效益,積極探索綠色低碳發展方式,推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四是堅持開放發展,深化文物領域國際交流合作,推動文物走出去、引進來,借鑒吸收一切人類優秀文明成果,以文物故事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擴大中華文化影響力,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五是堅持共享發展,積極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主動盤活用好文物資源,鼓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不斷豐富人民精神世界,提高全社會文明程度,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構建新發展格局。立足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主動順應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塑造以活力動力能力建設為核心、轉變發展方式的新局,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部門協作、社會參與、全民共享的格局,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促進各級各類文物得到有效保護,文物治理能力治理水平顯著提升,文物價值挖掘深入淺出,文物利用別開生面,文明交流互鑒豐富多彩,展現文物工作新氣象新作為,把文物事業發展成果不斷轉化為生活品質,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成就感。
三、案例示例
文物事業高質量發展案例應在以下方面具有典型示范意義。
(一)創新發展類
圍繞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走出一條符合國情的文物保護利用之路、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的文物新篇章等探索創新理論;加強法治建設,深化文物領域各方面改革,破除制約事業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在文物資源管理、文物系統保護等方面有突破性進展,在文物安全督察、社會文物管理等方面有開創性實踐,在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標準化便捷化、文博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激勵等方面有引領性成果;在文物“防、保、研、管、用”等基礎研究和急用關鍵共性技術攻關應用、專有裝備研制推廣等方面有變革性進步;等等。
(二)協調發展類
統籌文物保護與老城保護、城市更新、鄉村振興;推動文物工作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重大區域發展戰略;深化文物領域“放管服”改革,提高治理效能,在依法保護文物前提下保障重大項目實施;開展線性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區域文明譜系闡釋展示;探索軍隊文物、工業遺產、農業遺產、尚未核定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的不可移動文物等保護利用;等等。
(三)綠色發展類
積極參與城鄉建設綠色低碳轉型,依托老舊建筑改建博物館紀念館;大力推行低碳建造方式、低碳技術、綠色建材、綠色施工;廣泛推廣文博單位低碳運營,分區分時精細化管理;有效傳承文物保護傳統材料、營造技藝;等等。
(四)開放發展類
主動策劃選題,聯合開展文物出境展覽,以國際表達講好中國故事,展現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展示中華文明的發展脈絡、燦爛成就、重大貢獻,弘揚中華文化中蘊含的全人類共同價值;配合“一帶一路”倡議,開展聯合考古、文物保護修復、文明比較研究等取得標志性成果;策劃制作語種多、覆蓋廣、反響好的文物音視頻作品、出版物等,提升中華文明國際傳播效能;等等。
(五)共享發展類
深化文物資源免費共享、素材共用、知識共研、共同開發;出臺獎勵補助、減稅降費、貸款貼息、購買服務等政策,吸引社會力量深度參與文物保護利用取得可持續成效;強化文物價值研究闡釋,豐富展覽、教育、研學、文創、鑒定等高品質、多樣化產品與服務供給;等等。
四、申報要求
申報案例應已取得顯著成效,形成可借鑒可推廣的典型經驗及做法,主要聚焦一個主題類別,以實例、數據說明問題、總結經驗、梳理成果、提煉示范意義,避免寫成一般性工作總結或情況匯報材料。申報單位參照模板(見附件)思路編寫案例材料,字數控制在4000字左右,可配圖片或視頻說明。
案例申報主體為各級政府及其部門,文物博物館單位及相關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各省級文物行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申報材料匯總審核與推薦,推薦數量不超過10項。中央有關文博單位、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可直接向國家文物局申報,各單位推薦數量不超過2項。
申報材料一式三份請于2023年4月15日前報送至國家文物局政策法規司(時間以寄出郵戳為準)。電子版請一并發送至聯系郵箱,并在電子郵件中注明案例聯系人和聯系方式。
五、遴選推介
國家文物局將組織專家對典型案例進行遴選,視情對相關案例進行實地考察評估,編印《文物事業高質量發展案例匯編》,供相關部門、地區和單位交流學習;組織案例宣傳發布、成果經驗推介轉化。
六、聯系人及方式
聯系人:國家文物局政策法規司 劉琳 楊秋惠
中國文物交流中心 張晨薇
聯系電話:010-56792304 56792064
18514792229
聯系郵箱:zcyjc@ncha.gov.cn
聯系地址:北京市東城區北河沿大街83號
特此通知。
附件:文物事業高質量發展案例撰寫模板
國家文物局
2023年3月16日
附件
文物事業高質量發展案例撰寫模板
案例標題(小二號,小標宋字體)
一、背景情況(三號、黑體)
案例情況描述,包括案例實施的背景,案例實施單位的基本情況,申報的主題類別,以及取得的主要成效。(該部分控制在800字左右,三號、仿宋字體)
二、主要做法(三號、黑體)
案例推動文物事業高質量發展的主要措施、工作過程,解決的主要問題,主要創新點等。(該部分控制在2200字以內,可配圖及視頻,三號、仿宋字體)
三、經驗總結(三號、黑體)
對主要做法、取得的成績、存在的問題進行反思,做出經驗總結,提煉一般意義,對宣傳推介工作作出計劃。(該部分控制在1000字以內,三號、仿宋字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