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訊 (記者呂曉艷)近日,教育部公布首批“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哈爾濱工程大學哈軍工紀念館榜上有名。2021年6月哈軍工紀念館被中宣部命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2021年9月被命名為全國紅軍小學建設工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22年5月哈軍工紀念館入選首批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名單。哈軍工紀念館里究竟有哪些鎮館之寶?生活報記者帶您探館。
這里有我國第一臺機載電子模擬計算機,哈軍工空軍工程系副教授康繼昌等人是我國第一臺機載電子模擬計算機的主要研制者。1959年康繼昌擔任研制組組長,成功地研制了“東風-113機載計算機的原理樣機,這是新中國第一臺機載軍用計算機樣機。1974年,康繼昌主持成功地研制了機載數字式射擊瞄準計算機,并裝備部隊,以我國第一臺機載火控計算機載入航空史冊,康繼昌第二次創造了“中國第一”。
這里有“33”號艇氣墊船試驗的照片。哈軍工海軍工程系的惲良是“33”號艇的主要研制者。氣墊船于1958年8月在呼蘭河試航成功。1959年7月12日,該艇在旅順基地進行長航試驗取得成功,并成功搶灘登陸,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氣墊船長航試驗成功的國家。
這里有我國第一臺半導體艦載電子數字計算機——901的元器件。“901”艦載計算機是我國第一臺自行設計,研制成功的艦載指揮控制系統,是我國海軍發展史上第一臺用國產元器件安裝于183快艇上、且工作穩定的專用機。
這里有我國第一艘水翼艇試驗航模。1958年,哈軍工海軍工程系顧懋祥教授與艦船科同事們研制成功的我國第一艘水翼試驗快艇,在哈爾濱呼蘭河首次試驗獲得成功。1965年該艇正式定型、批量生產,裝備海軍。
這里有反坦克導彈“紅箭8”的模型。哈軍工導彈工程系五期學員王興治是“紅箭-8”的總設計師,何平偉、陳洪印、戴福民、高樹桐四位軍工學員是它的副總設計師,“紅箭-8”使我國躋身世界反坦克導彈的前列。
這里有“遼寧號”航母模型展品:上世紀90年代,我國即開始了航母的預研工作。哈軍工人參與了航母工程的預研立項、論證、改造、設計等各個環節的工作。從頂層設計到宏觀管理,再到工程審圖,哈軍工人都是骨干力量。2012年9月25日,中國首艘航空母艦“遼寧號”正式交接入列,交付海軍。
據悉,哈軍工紀念館是國家國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首批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國家3A旅游景區。下一步,哈軍工紀念館將進一步發揮好宣傳教育功能,著力講好哈軍工故事,傳承紅色基因,充分發揮哈軍工紀念館在愛國主義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弘揚科學家精神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在“大思政課”實踐教學方面探索建立長效機制,形成館校共建工作合力,積極與大中小學對接,開發特色課程,增強實踐育人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