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文化產業網>創意設計>

    創意設計

    博物館文創該這樣“創”

    2022-07-12    來源:大眾日報 李夢馨    編輯:趙輝

    博物館文創,又破圈了。最近,甘肅省博物館推出的銅奔馬文創毛絨玩具走紅網絡,此次推出的兩款玩偶——“一馬當先銅奔馬”站姿款和“馬到成功銅奔馬”奔跑款,上架不到半個月,線上線下訂單合計過萬,庫存也已售罄,目前官方旗艦店顯示,預售25天才能發貨。銅奔馬玩偶的外形,不同尋常。一匹通體綠色、咧嘴大笑、展翅欲飛的馬,腳踩一只貌似“憤怒的小鳥”的飛燕,表情十分魔性,造型可以用丑萌來形容,但就是這樣“接地氣”的玩偶,卻備受追捧。

    銅奔馬玩偶的走紅,其實并不意外。該玩偶的創意源于甘肅省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東漢銅奔馬,它更為人熟知的別稱是“馬踏飛燕”,其知名度用家喻戶曉來形容毫不為過。早在1983年,銅奔馬就被國家旅游局確定為中國旅游標志,1996年又被國家文物局專家組鑒定為國寶級文物,是首批禁止出國展覽的珍貴文物。大多數人都從教科書中那張經典的照片中見識過它的樣子。可以說,銅奔馬玩偶的走紅,具備天然的“群眾基礎”。但光有名氣,恐怕還不夠。有趣的外形,或許才是更打動年輕人的地方。

    所謂的博物館文創,一般是館藏物品與文化創意的結合,從文物而來,但最終決定其價值的,還應當是創意。曾經有一段時間,大家對博物館文創的印象,只是書簽、擺件等一些簡單的紀念品。而最近幾年,博物館文創的創新步伐邁得越來越快,也一次次打破人們對文創的固有想象。最近走紅的除了銅奔馬玩偶之外,還有三星堆博物館推出的川蜀麻將擺件,三星堆人頭像圍坐一桌打麻將,文創設計融入地域文化特色,這賦予文創另一種表達方式;還有之前走紅的考古盲盒,模擬考古現場發掘文物的過程,體驗感十足,文物不再是觸不可及的東西,是可親可近甚至可玩的東西。

    而銅奔馬玩偶的走紅,打開了博物館文創的又一思路。尤其在當下博物館文創陷入同質化的局面下,銅奔馬玩偶的走紅,顯得更具有參考價值。博物館文創究竟應該怎么創?銅奔馬玩偶或許能給予文創工作者一定的啟示。既然說博物館文創根源于文物,如何挖掘到每一個館藏文物的獨特屬性,并且以適合的方式呈現,應當是設計的重點。銅奔馬玩偶,造型搞怪,相比以往外觀精美的博物館文創產品,的確是一次不走尋常路的設計。但這并不是完全天馬行空、為丑而丑,其實仔細打量,銅奔馬玩偶的外形還是貼合了文物屬性的,是對銅奔馬文物正面的神還原。就如同設計師的回應,“造型看似漫不經心,其實是在很認真地還原文物的姿態”,可以稱得上是創意與文化相結合的一次出色設計。

    博物館文創,是讓博物館里的文物“活起來”的載體。借由文創的走紅,文物也擁有了更多被了解的機會。不少人正因為文創,愛上文物,走進博物館,拉近與歷史的距離。我們也期待更多出圈的博物館文創,成為連接人們與文物、歷史的樞紐。


    亚洲国产成人在人网站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