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的黑,你說的白:盧輝個展
展覽名稱:眼前的黑,你說的白:盧輝個展
開始時間:2022-04-17
結束時間:2022-05-08參展藝術家:盧輝
策展人:錦創藝術空間
展覽地點:南京市鼓樓區中山路81號華夏大廈
出品人:荊斌華
藝術總監:吳東
策展人:李磊
開幕時間:2022.4.1715:00
前言
2016年盧輝因家事結束在北京飄零的生活,重新定居南京,此時離他從南京藝術學院畢業已過去12年。2005至2015的十年間,當代藝術已擺脫90年代本土與全球、東方與西方和文化保守主義與后殖民關系的潮流,進入全球化與多元化的語境。在水墨領域,以“新水墨”與“新工筆”為代表的新潮領域引領了水墨的現代主義浪潮。這期間,盧輝在北京的工作室孤獨的創作,離群索居的生活似乎讓他錯過了一列列通往春天的列車。
在哲學、文學與藝術領域普遍存在宏觀與微觀,復調敘事與單一敘事,宏大主題與個體體驗之分。作為一個藝術家,無論采用哪一種方式,重要的是保持藝術感受的敏感性和獨立自覺的個性意識,同時要有真誠的人文關懷。區別于傳統山水畫大山大水的宏觀景象或宏大敘事的表達,盧輝將視角轉向深山不為人關注的微觀世界,那是由枯枝、落葉、蔓草組成的一幅蕭瑟、孤寂和荒蕪的景象。這一景象,暗含元代山水畫寂寥、冷逸的美學特征。宏觀景象與微觀世界、大山大水與枯枝落葉,視角轉向的背后是兩種不同審美趣味的碰撞。
我必須要指出的是,審美趣味的轉向并非藝術家靈光一閃產生的靈感,而是長時間觀照內心,對話自然與體悟生命的結果。盧輝自己曾說,「水和墨的沖洗和渲染,反復在消磨中修行,回歸肌肉的重復動作,最后出現了很多可控和不可控的驚喜。」
盧輝創作作品的工具材料是中國傳統的毛筆、宣紙和墨。他的作品在圖片上看起來像是黑白攝影照片,有時需仔細端倪原作,才能看到畫面中水墨罩染的肌理與厚重。
白,明亮且純潔,具有無盡的想象空間。留白是中國藝術獨特的創作手法,極具中國美學特征。不同于傳統文人畫“逸筆草草,聊寫胸中逸氣”,以線條勾勒物象,大面積留白的創作方式,盧輝對細節的描寫以黑色線條肌理為主體,工筆畫與古典繪畫技巧相結合,以繁復錯落的體積結構讓整個畫面沉浸于黑色的主調之中,輔以光影效果,留白的部分自然成為畫面中的一道“亮光”,成為《藤蔓》中象征生命力的花朵,或是《瑞雪》中壓滿枝頭的皚皚白雪。如果說中國畫中的計白當黑是以“留白”給觀者以想象,盧輝的作品則是通過“留白”凸顯作品的“黑色”部分。強烈的視覺沖擊,顛覆了文人繪畫扁平的視覺特性,形成了獨特的視覺效果。
時間造就了一系列偽命題,生與死,輪回與新生,傳統與當代······落紅有情,春泥護花,自然萬物生命流轉往復。藤蔓斑駁,爬滿青灰色老城墻,綠色游走春夏,落滿深秋清晨的白霜。畫面中的微觀世界不再只彌漫著“荒寒之氣”,同樣寓意著輪回與新生,如同枯木逢春,花香葉茂。眼前的黑,你說的白,黑白相生,涅槃化道,生命不息。
文/李磊
畢業于南京藝術學院美術學院美術史專業,曾任職多家美術館及畫廊,策展人。
2022.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