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文化產業網>演藝>演藝劇目庫>

    演藝劇目庫

    【廣州】澳門石頭公社形體x裝置劇場《織·景·物:晚潮》

    2022-04-21    來源:大麥網    編輯:劉穎

    O1CN01bfC1742GdSNmneQBn_!!2251059038.jpg_q60[1].jpg

    【廣州】澳門石頭公社形體x裝置劇場《織·景·物:晚潮》

    時間:2022.06.22-06.23

    場館:廣州市|廣州大劇院實驗劇場

    場次時間均為演出當地時間

    場次

    2022/6/2219:30:00

    2022/6/2319:30:00

    票檔

    180元

    演出介紹

    *為保障觀眾的消費權益,購買池座(一層)、二層、三層門票的觀眾僅能憑票進入對應樓層,對號入座,嚴禁跨層入場。請觀眾提前半小時入場,每人一券,兒童全票,1.2米以下兒童謝絕入場。

    演出簡介

    每個物質之間都存在著一種介質,似乎看不見也捉不到,但透過這個“中間人”,讓我們得以體驗,正如皮膚的觸覺讓我們看得見風;身體的感度讓我們體會到握不緊的流水。

    作品于2016年創作,以「為物料編舞」作為概念,將塑料作為主體,從人為風景,討論大自然創造與摧毀的關系。集中在塑料的本質探索,繼續探討肢體與織品、與萬物之間的關系,朔造全新劇場美學,重新審視其創作及世界觀。

    「所有具有體積的東西,均由點、線、面,經緯架構交織而成。織品/物料與人的身體于這層面的意義上其實相當近似。我們均被結構而成,并能以同樣的方式被劃破解構。人,作為主導社會的意識主體。我們可有想過,織品,物料,他們會說話嗎?我們所穿著的衣服,每天使用的物料,常常被看成身體的附屬品,但如果我們以織品/物料作為創作主導,我們如何利用肢體讓這些物料表達它們本質上要表達的訊息。我們如何為物料編舞?」

    ——導演莫倩婷

    舞者處在塑料袋飛舞的空間中,無語、被吹向后方,再變成一棵大泡泡回到舞臺上,展開如深海發亮的水母般奪人目光的姿態。

    ——摘自《澳門劇場文化學會》,作者:羅倩

    身體的活動在燈光的配合下,引起的「線風景」像是連綿不斷的山丘一樣,十分分優雅美觀。

    ——摘自《澳門劇場文化學會》,作者:杜子菡

    莫倩婷導演、概念、演員

    畢業于比利時布魯塞爾拉薩德國際戲劇學校。2007年畢業于澳門大學英語一般課程。17歲開始接觸表演藝術工作,并成為其熱心活躍的一份子。對跨文化創作尤感興趣,曾經與多個本地及外地戲劇團體合作。亦曾多次赴外演出及發表導演作品,包括中國香港、北京、南京、中國臺灣、泰國、法國、英國、葡國、巴西等。其中2014年憑導演作品《TheMuteQuire》于愛爾蘭戈威爾藝穗節獲「最佳國際演出大獎」。曾擔任2017年拉丁幻彩大巡游開幕的執行導演,并曾為過住城市藝穗節大巡游的執行團隊。

    聶雯婷概念、視覺設計

    2009年畢業于臺北藝術大學劇場設計系,主修舞臺設計。2009年至2012年期間曾為澳門演藝學院戲劇學校教師。現就讀于柏林藝術大學舞臺設計系碩士課程。近年作品:文化中心黑盒劇場《織景物》概念及視覺設計、澳門文化局長片計劃《過云雨》之美術指導、2016南方影展最佳短片及金馬獎入圍最佳短片《撞墻》之美術指導。

    關于「石頭公社」

    成立于1996年,為澳門非盈利文化藝術團體,為劇場多媒體創作及拓展生存空間而努力,以形體及舞蹈劇場為創作重心。一向積極嘗試不同形式的創作實驗,探索作品的各種可能性,亦積極拓展藝術教育及推動澳門本土藝術。同時,石頭公社亦策劃及制作不同的藝術相關項目如展覽、藝術節及跨文化活動等。

    制作團隊

    導演、演員、概念:莫倩婷

    概念、視覺設計:聶雯婷

    燈光設計:梁順裕

    舞臺設計助理:陳家彥

    舞臺監督:李榮杰

    執行舞臺監督:湯詩敏


    亚洲国产成人在人网站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