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文化產業網>創意設計>

    創意設計

    文化創意,讓生活更美好

    2022-02-25    來源:解放日報    編輯:趙輝

    ■單霽翔

    以下是故宮博物院故宮學院院長單霽翔在第16屆中國義烏文化和旅游產品交易博覽會上的演講。內容有刪減。

    2012年,我到故宮博物院工作。故宮博物院是中國文物藏品最豐富的寶庫,也是全世界游客參觀人數最多的一座博物館。2019年,故宮參觀人數突破1933萬,創下新的歷史紀錄。

    但是,我們明白,即使接待再多的觀眾,也不過2000多萬人的規模。故宮要成為億萬級、十萬億級的博物館,需要數字技術、互聯網技術的助力。因此,我們從幾年前就開始加大對網站的建設。2018年底,故宮網站的訪問量達到8.91億次,世界各國的人都可以通過這個網站了解中國的故宮文化。

    接著,我們又開始舉辦網上展覽,讓人們足不出戶就可以欣賞故宮的珍貴文物。2016年,我們完成了一項重大突破,那就是將故宮收藏的1862690件(套)文物,每一件都上傳到了網上,人們可以查閱到任何一件藏品的信息。此外,我們還打造了三維攝像室,把古建筑、藏品的照片傳到網站上。今天,人們通過手機就可以隨時看到故宮的全景。

    這些年,我們發現人們特別喜歡觀賞和收藏故宮的照片。于是,天氣好的時候,我們會拍一些照片放到網上,網友們下載后就可以傳到世界各地。比如,有一年一場初雪過后,紫禁城的雪景照片傳到網上,閱讀量超過了1400萬。第二年沒有下雪,我們很著急。幸好有天晚上出現了紅月亮的奇觀,同事們拍了一組故宮升起紅月亮的照片傳到網上,第二天早上就有了2000萬的閱讀量。現在,每到下雪的時候,都會有很多游客來故宮參觀、賞雪。

    再后來,我們開始出品App,現在已經有十幾個App了。媒體這樣評價:“故宮出品,必屬精品。”這激勵我們做得更好。比如,App里的古代繪畫部分包含了幾百個知識點,用戶點擊一幅繪畫,就可以深度了解繪畫的內容、藝術特色、人物背景等,甚至還可以看到當時繪畫的場景、聽到當時的音樂、欣賞當時的舞蹈。

    我們最得意的App是“每日故宮”。這個App每天都免費推送一套圖文并茂的故宮藏品信息,喜歡的用戶可以把它們收藏起來。這樣,幾年下來,他們就有了屬于自己的掌上故宮博物院。我們還出品了故宮展覽App,人們終于可以通過手機參觀故宮。

    就這樣,我們從資源數據化走向了數據場景化,從場景網絡化走向了網絡智能化,這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

    與此同時,我們還不斷研究和開發文化創意產品。比如,我們制作了五個皇帝使用的五把紫砂壺。我們發現大家對故宮的藻井印象很深,以此為靈感,我們設計了藻井傘。故宮日歷也是我們的熱銷產品。2022年故宮日歷的目標是售賣100萬冊。我們希望來故宮的觀眾都能把故宮文化帶回去。

    至2018年底,故宮研發的創意產品突破了19200種。于是,我們又提出,要從數量增長走向質量提升。今天,我特別向大家推薦故宮的筆記本,這些本子價格不貴,且樣式豐富,每一種都是我們精心研發的,提取了故宮特有的文化信息。

    故宮的口紅也一直熱銷。這些口紅的色彩非常適合中國女性,包裝靈感來自故宮器物上的圖案。2021年,我們又出品了香水系列。

    隨著來故宮博物院的游客越來越多,我們的文化創意產品也走進了千家萬戶。而最令我興奮的是,在這些游客中,35歲以下的年輕人首次突破了50%,越來越多的年輕朋友喜歡上了古老的紫禁城。

    2020年12月8日,紫禁城迎來600歲生日。我可以很自豪地說,我們這一代人已經把一個壯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給了下一個600年。

    過去幾年,我們還利用博物館的獨特優勢講中國故事。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影響很大,播放量達到了1.2億次。中央電視臺制作的《國家寶藏》,把各地博物館變成了年輕人喜歡的打卡地。

    2021年,我參與了浙江衛視推出的紀實節目《萬里走單騎》。節目中,我們來到22處中國的世界文化遺址,包括良渚古城遺址、鼓浪嶼、福建土樓、西湖、都江堰、蘇州園林、嵩山、武當山等,這些都是充滿故事的地方,而這些故事深深吸引了很多對中國文化遺產感興趣的朋友。

    我相信,這些文化創意節目和產品,一定能使中國人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


    亚洲国产成人在人网站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