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文化產業網>創意設計>

    創意設計

    探秘冬奧會獎牌設計

    2022-02-10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編輯:趙輝

    北京冬奧會全面拉開帷幕,多項比賽激戰正酣。運動員們激情飛揚、閃耀賽場,他們手握的一塊塊獎牌也吸引著大家的目光。

    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獎牌“同心”端莊肅穆,造型質樸簡潔,體現了北京2022年冬奧會“簡約、安全、精彩”的辦賽要求。與北京2008年奧運會獎牌“金鑲玉”相呼應,展現了“雙奧”之城的文化傳承。一塊看似簡約的獎牌背后,詮釋著無數精妙的中國式設計細節。

    體現豐富內涵

    2020年5月,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獎牌設計方案面向全球征集作品。經過專家多次評審之后,由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教授杭海與產品設計專業教師李文龍、首飾專業教師劉驍以及美院學生林帆、高藝桐共同組建的獎牌設計小組的作品——“五環同心”方案入圍,在經歷了多次修改和制作打樣之后,最終被評選為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獎牌方案。“如何在一枚簡潔樸素的獎牌中,體現出中國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是這次獎牌設計面臨的最大挑戰。”杭海說。

    獎牌的設計靈感源自于中國古代同心圓紋玉璧與古代天文圖。“蒼璧禮天”是玉璧形制表達的最高禮贊,以此來致敬北京2008年奧運會。同心圓紋玉璧以三環為基本形式,表達了夏至、春分、秋分與冬至的日行軌道,體現了從平面到空間、從天文到人文的中國傳統哲學思想與美學表達方式。古代天文圖則表現古人通過觀測日月星辰的天象運轉來確定時間的“觀象授時”,以及在中國傳統建筑創作中常被使用的設計手法“象天法地”,以此來蘊含“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正面的玉璧造型與背面的星空意象,體現出中國最高等級的禮贊、人類對未來持續探索的精神以及東西融合、萬物共生、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人文情懷。

    獎牌取名為“同心”。共設五環,五環同心,同心歸圓,表達了“天地合、人心同”的中華文化內涵,也象征著將人們凝聚在一起的奧林匹克精神。“同心”獎牌正面圓環做打洼處理,取意傳統弦紋玉璧。上面淺刻裝飾紋樣,其中冰雪紋表現冬奧會的特征,祥云紋傳達吉祥的寓意。

    獎牌背面的圓環上刻有24個點及運動弧線,取意古代天文圖,象征著浩瀚無垠的星空,人與自然的和諧,也象征著第24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上運動員如群星璀璨,創造精彩。獎牌背面最外環鐫刻獲獎運動員的比賽項目名稱。

    獎牌綬帶也是獎牌的重要組成部分。它采用傳統桑蠶絲織造工藝,織造冰雪底紋。顏色選用紅色,與中國春節文化特色相契合,表達對運動員的節日祝福。而獎牌盒以大漆和竹子為主要材料制作,既突出中國文化特征,又符合“綠色辦奧”和可持續性的理念。

    制作精益求精

    獎牌制作過程中,發生著很多小故事,其中一個是關于獎牌光澤度處理的趣事。“2020年11月,在上海造幣廠完成獎牌打樣后,送北京審核,冬奧組委基本認可。但在獎牌表面質感的技術處理上,設計小組希望獎牌整體光澤度與日常金幣或紀念幣的鏡面光亮區分開來,除文字與紋樣凹雕刻部分用鏡面光亮呈現外,其余部分需要使用柔和的光澤,這樣與亮面效果形成對比,易于識別文字信息。這與常規造幣的處理方式不一樣,有著一定的技術難度,要達到設計小組所要求的那種含蓄內斂的光澤,必須手工拋光。經過多次的嘗試和打磨之后,最終獎牌光澤度的效果還是比較滿意的,既保持金屬的基本光感,接近一般人對金屬的認知,同時第一眼看表面溫柔而不炫亮,體現了一種東方含蓄美學的特征。”杭海說。

    “除光澤度的考慮外,獎牌大小的調整也是冬季奧運會需要注意的因素。我們通過觀看往屆冬奧會紀錄片以及對往屆冬奧會獎牌的研究發現,與夏奧會相比,冬奧獎牌普遍偏大。這是因為冬奧會運動員服裝厚重,若獎牌過小就不夠醒目。從實物打樣再到實際佩戴比較,經過反復比對,設計小組最終將獎牌直徑定在8.7厘米。不僅是獎牌本身,我們對獎牌的綬帶長度也進行了相關測試,以保證運動員胸前佩戴時的位置最合適。獎牌大小和重量的調整都是基于佩戴者的舒適度和觀感的考量。另外獎牌掛鉤的設計也進行過多次修改,最終采用簡潔的造型,在倒角處進行細節處理,同時也做了打洼工藝,與獎牌的形制相融合且統一。”杭海說。

    (本文由《藝術與設計》編輯部供稿)


    亚洲国产成人在人网站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