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海報
展覽時間:2020-12-18 - 2021-01-15
展覽城市:北京 - 北京
展覽機構:時間博物館
展覽地址:北京市東城區鼓樓東大街298號時間博物館
展覽備注:地點:時間博物館·時間展廳 藝術家:田上真也
展覽介紹
陶瓷是一種寄性抒情的材料與工藝。亦可以說陶瓷是一種開放性的材料,如今也是世界性的藝術創作語言。陶瓷的產生,是泥土與火的相遇,在近萬年的陶瓷發展歷程中留下了人類文明發展的脈絡。
“從各個文化中取其精華而保持真我,脫離器物(object)造型限制,把作品作為自我精神的物化”,這幾點是日本當代藝術能夠在世界范圍受到認可的重要原因之一。從提出民藝運動的富本憲吉,墨人會的井上有一,森田子龍,到走泥社的八木一夫,都是在這條道路上為日本當代藝術在全球贏得話語權的重要存在。有幸的是如今我們看到田上真也這位年輕的藝術家也走上了這樣的一條道路。
他的才華從一開始就得到廣泛的認可:他于2003年畢業于藝術大學時,曾參加一些重要的比賽,例如日本著名陶瓷展覽Kyou和Asahi Ceramic Art。他的早期作品使用的技術是先用紅黏土模制,燒制,然后再用針添加細紋。他于2007年開始使用藍釉創作作品。此后,他一直在追求自己的原始表達方式來結合這兩種技術。
在2019年,他開始增加新的挑戰,以將他的原始內襯技術和漆面涂層技術整合到他的陶器中。自從繩紋時代以來,就已經使用了這種清漆技術,以阻止陶土的滲漏或被濕氣損壞。他在陶器上涂上了漆(Urushi),然后將其干燥并涂上了不同顏色的漆(Urushi)。他重復了這一過程,然后用砂紙打磨,以完成作品。
2020年12月18日,《藍色·貝殼·漆——田上真也當代陶瓷展》將在北京時間博物館·時間展廳開幕,本次展覽以“容器”來跨界,以“創新”來創美,為公眾呈現一場與海洋、生命交談。
此展覽共展出31件作品,作品皆是藝術家田上真也于2020年創作的藍釉系列和漆器系列。我們不難看出“藍色”、“貝殼”“漆”是田上真也作品中的亮點。他一直在追求通過自己的作品成為有人類意義的基礎。他的作品真正具有普遍性,不僅吸引了日本的藏家,而且吸引了歐美的藏家。
藝術家田上真也曾經說過這么一段話:我是制造“容器”的人。與我們周圍較實用的器物僅略有不同的容器。“容器”所具有的內部和外部的糾結,由粘土的性質引起的顛簸和凹陷,這種存在反復地從容器的固體物體中提取和切除:我發現“容器”令人著迷,并將其放置在相信人們會吸引他們,也許是因為人們的出生和生活經歷了從內心到外在的共同,不為人所知的經歷。我希望我的容器”能使人們意識到所有人的這些經歷和回憶,無論性別,種族,年齡或國籍。
藍釉系列
對他而言,從深藍色的海洋到翱翔的藍天,我們所處的這片土地被這兩片藍色包圍著。藍色的海洋,喚起了原始海洋中的生命。天空的蔚藍,帶著它生命的終結,走向它的最終目的地。藍色是使觀者對生與死的感知的顏色。而“貝殼”與生命的成長相伴相隨。許多生物伴隨著殼的保護生長。有多層堅固的外殼,也脆弱的貝殼,精致而短暫。從內向外膨脹的形狀;從外向內下沉的形狀,這都成為作品的基本造型。他的作品可能沒有生物的形狀,但它們與生命有著深刻的聯系。
漆器系列
漆(Urushi)工藝是中國傳統漆器工藝中的犀皮。
"西皮髹器謂之西皮者,世人誤以為犀角之犀,非也。乃 西方馬韉,自黑而丹,自丹而黃,時復改易,五色相疊。馬鐙摩擦有凹處,粲然成文,遂以髹器仿為之。“
其文表明犀皮這種工藝是在偶爾之間發現,在日常生活中的磨損卻誕生了如此美麗的紋路。生命亦是如此,在熱愛生活,熱愛藝術的人眼中,才能發現別樣的美好。
生活需要一點創意,才不會那么枯燥;設計需要一點創意,作品才有可能讓人眼前一亮,無論是顏色還是形狀,能夠喚起一個人的微妙情緒,從某種意義上這個“創意”是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