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文化產業網>藝術產業>展會預告>

    展會預告

    “工作方法:藝術家的時間、空間與身體”群展

    2020-07-29    來源:雅昌藝術網    編輯:黃麗

    image.png

    展覽海報

    展覽時間:2020-08-01 - 2020-09-10

    開幕時間:2020-08-01 16:00

    展覽城市:北京 - 北京

    展覽機構:壹美美術館

    展覽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北清路中關村壹號

    策 展 人:盛葳

    主辦單位:北京實創科技園開發建設股份有限公司

    承辦單位:壹美美術館

    協辦單位:北京中關村永豐產業基地發展有限公司 北京實創億達科技服務有限公司 北京仲量聯行物業管理服務有限公司

    參展人員:譚平,隋建國,朱金石,張羽

    展覽備注:總策劃:程辰

    展覽統籌:路貝

    展覽執行:楊茹

    展覽設計:王熙瑤

    展覽助理:張嶺嶠(實習)、史佳伊(實習)、鄒映橋(實習)

    支持單位:中共海淀區委宣傳部、北京市海淀區文化和旅游局、北京市海淀區民政局

    支持媒體:海淀區融媒體中心、雅昌藝術網、藝術頭條APP、在藝App

    媒體報道:雅昌藝術網、藝術頭條、騰訊文化、新浪、鳳凰藝術、雕塑頻道、藝術中文網、當代藝術頻道、搜狐、中國美術報、因賽藝術、光明日報、光明網、藝術中國

    展覽介紹

    藝術家如何工作?對于絕大多數觀眾而言,這可能極為陌生,也毫無意義。人們關注的是美術館墻壁上和展臺上,那些被打上聚光燈的“藝術”。至于作品怎樣被創造、過程如何,并不重要——它們只是服務于最終那個“結果”的“手段”。公元1世紀,羅馬博物學家普林尼在其名著《自然史》中講述了一個藝術起源的故事:一位柯林斯姑娘的愛人即將渡海遠行,為了永遠留住他的形象,姑娘在墻壁上描摹下油燈照映愛人的影子——繪畫從此誕生;隨后,姑娘的父親用泥土塑造了小伙子的面部,并鑲嵌在墻上描繪好的輪廓中——雕塑從此誕生。

    這個故事說明了藝術最初的目標和方法,藝術家用恰當的手段保證了對象的精確再現,但最終唯一重要的仍是那個形象及其“意義”——永恒愛情的象征——而不是藝術家的具體工作。然而,在我們正展出的這個展覽中,觀眾可以看到由單一灰色覆蓋的“繪畫”,1000余塊隨手捏成的“泥塑”,堆積6米多高的空白畫框,鋪滿桌面厚厚的顏料,以及帶有密集指紋的宣紙……其中既沒有什么有趣的故事,也沒有任何動人的情感或者審美的形式,但它們都是中國當代最重要、最具影響力的藝術家的代表性作品。這并非戲謔,相反,它們很嚴肅。那么,為什么?

    理解這些“藝術”的關鍵不是作為結果的、視覺化的“作品”本身,而是作為過程的、看不見的藝術家的“工作方法”。在這個展覽的每一件作品的背后,都有著極為具體而特殊的“理由”,以及服務于這些理由的“工作方法”。在這里,作為一個現代人的藝術家的時間、空間和身體變得尤為重要,正是它們生產出“當代”的“經驗”。盡管我們看不見它,但看不見的不等于不存在。現場這些“莫名其妙”的作品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通道”,讓我們能夠介入其中,了解和感受那些既普遍又獨特的“經驗”。它們是時代和社會的產物,既不高雅,也不瘋狂,都極為日常,就像茫茫人海中我們每一個人一樣。


    亚洲国产成人在人网站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