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文化產業網>珠寶>知識小百科>

    知識小百科

    漢代人將玉器“神仙化”,有玉器加持可保全家世代祥瑞,無所不能

    2020-07-02    來源:國際珠寶網    編輯:趙輝

    漢代自西漢至東漢有四百余年之久,玉器藝術自然不會始終如一。兩漢玉器相似,但視覺效果有所不同。主要是動態張力趨緩,轉變成朦朧舒緩的視覺效果。

    漢代玉云紋環 高九七厘米徑四六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原清宮舊藏)

    基于特殊的神性,玉料不但能助陽世之人修煉成仙、驅邪避禍,還有幫助去世的人保持精氣、甚至強化精氣的功效,自先秦以來即有以玉器制作喪葬覆面的習俗,至漢代,逐漸為九竅玉所取代,最后并發展成包覆全身的金鏤或銀鏤玉衣。

    漢代玉唅蟬 長二一厘米 寬二九厘米厚〇八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原清宮舊藏)

    當時的人們認為精氣皆是由人身上的孔竅散逸,因此若以玉器填塞,可以達到保存精氣的效果,因此九竅玉是雙眼、雙耳、鼻孔、口部、肛門,以及生殖器所使用的玉器。由于是喪葬玉,因此玉質一般皆非上乘,顏色多呈青碧色,做工也較為簡單,其中放在口內的九竅玉,一般多為蟬形的唅蟬。會以玉蟬作為口唅,是因為蟬在幼蟲階段,必須蟄伏在地下數年,對漢代人而言,破土成蛹、羽化成蟬的神秘過程如同成仙再生。因此希冀過世之人可以藉此達臻化境,羽化登仙。

    西漢玉雙身龍紋大璧 外徑三〇四厘米內徑五四厘米厚〇五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

    除了九竅玉之外,還有一種質地相近、尺寸相當大的特殊玉璧,只在最高等級貴族墓如諸侯王墓中出現,一般稱為雙身龍紋大璧。此種玉璧多放置在墓主人的前胸后背或是作為棺槨的貼飾,雖然制作較為粗略,卻是最高等級的玉器,幫助墓主人得生仙界。

    漢代玉握豬 左:高二九厘米 長一 一二厘米 右:高二六厘米 長一一七厘米

    左側玉握豬雕刻細部

    另外一種做工簡略,以俗稱“漢八刀”制程完成的握豬,則是置握在墓主人手中,象征財富之用。“漢八刀”這種稱法,會予人暢快淋漓,大刀揮灑的感受,但其實這只是因為握豬為喪葬用器,所以不需要太多精巧的設計和制作,因而形成的藝術美感。但即使作工簡陋,卻是最高等級貴族才能使用,畢竟玉料這種特殊材質在漢代是貴族獨享的貴重資源,絕非一般人所能使用。

    東漢 玉「益壽」銘出廓璧 通高一三二厘米徑一〇五厘米 厚〇五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原清宮舊藏)

    玉「益壽」銘出廓璧的一面拓片

    玉「益壽」銘出廓璧上一龍一螭頂負「益壽」兩字

    玉器在漢代人心中既然有特殊的神性,也常常制作成具有祥瑞意義的重器,例如鏤刻“宜子孫”銘文的出廓玉璧等,不但祈求今生的福分,也期待傳諸后世、子孫永寶。又如由一龍一螭左右頂負“益壽”兩字的出廓玉璧,顯然和神仙思想、延年長生的觀念有密切的關系。

    東漢 玉「長樂」銘出廓璧 通高一八六厘米 徑一二六厘米內徑二六厘米厚〇五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原清宮舊藏)

    玉「長樂」銘出廓璧的一面拓片

    至于另一件“長樂”銘文的出廓玉璧,左右神獸雖然以多視角扭轉組合的形式設計,但已經平板化的形式會形成平和舒緩的視覺效果;當神獸在云氣中緩慢游移,將營造出氣定神閑的仙境氣息,恰好符合“長樂未央”的文字寓意,也足以作為對后世子孫的祝福,祈愿子子孫孫永寶用,福澤綿遠流長。

    漢代玉器不論在等級、藝術成就以及技巧等方面,皆在玉器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值得我們深入研究。


    亚洲国产成人在人网站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