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文化產業網>文化產業政策>

    上海

    4個1000億!上海將集中推出26個"小而美"的特色產業園區

    2020-05-18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編輯: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5月18日訊 加快特色產業園區建設、擴大有效投資,是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的關鍵舉措。15日,上海市政府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上海市經濟信息化委主任吳金城對《關于加快特色產業園區建設促進產業投資的若干政策措施》有關情況進行介紹。

    近年來,上海市產業經濟一直保持著平穩增長的態勢。但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卻讓上海市經濟發展蒙受了深重的打擊。在特殊境況下,有效擴大投資、激發內在需求、培育經濟新動能,并通過乘數效應帶動生產,成為了上海市應對疫情負面影響的有效路徑。

    上海為何起草《若干政策措施》?

    3月31日,上海市舉辦2020年重大產業項目集中簽約暨特色產業園區推介活動,總投資4418億元的152個重大產業項目集中簽約,26個特色產業園區和60平方公里產業新空間正式發布,上海開始集中火力加快推進重大產業項目建設。

    4月份以來,上海相繼發布在線新經濟、數字新基建等系列政策,引導企業擴大有效投資,不斷提振投資信心,促進先導產業引領發展、傳統產業賦能升級、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成勢。

    在此基礎上,4月24日,上海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關于加快特色產業園區建設促進產業投資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政策措施》),擴大投資政策“組合拳”,助力經濟重回平穩健康發展軌道。

    對上海而言,《若干政策措施》的意義在哪里?

    《若干政策措施》的實施,主要通過總結特斯拉超級工廠項目成功經驗,加強政策優化和頂層設計,從而實現復制一批特斯拉項目,推進一批新動能產業,打造一批特色產業園區,助力經濟持續發展。主要突出三方面考慮:

    一是形成系列政策措施集成工具包。聚焦招商引資、科技創新、金融服務、營商環境、要素保障等環節,形成涵蓋多維度的一攬子產業投資促進面上政策工具箱。

    二是體現政策措施創新力度。如進一步放寬工業用地出讓年期,提高工業用地容積率;通過支持在線新經濟、數字新基建發展,帶動新興產業投資;綜合運用投資補助、資本金、貸款貼息、委托貸款等多種方式,加大財政支持力度。

    三是形成項目落地推進合力。建立市領導聯系重大產業項目制度,由市領導對口聯系推進全市100億元以上的重大產業項目,總投資10億以上項目由市級部門派專員協調等,針對企業訴求,各部門通力合作,做好項目全過程服務。

    《若干政策措施》的出臺,其重要意義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穩住經濟基本盤。為積極應對疫情對經濟發展造成的影響,在關鍵時期推出有“含金量”的政策措施,將有助于引導企業擴大有效投資,支持新興產業和創新企業逆市飛揚,形成對經濟發展的有效拉動力。

    二是集聚全球創新要素資源。聚焦打造特色產業園區,通過集中推出26個“小而美”的特色產業園區,優化配套服務,提高投資強度和經濟密度。

    三是激發企業新活力。以在線新經濟新業態和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提供廣闊的應用場景和充足的投資空間,增加企業投資意愿,帶動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展。

    《若干政策措施》有何“亮點”?

    根據《若干政策措施》,上海市將集中推出26個“小而美”的特色產業園區,優化配套服務,鼓勵提高投資強度和經濟密度,并發揮“4個1000億”資金引導和杠桿作用,支持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重點產業發展。相關政策措施自2020年5月18日起施行。

    其中,“4個1000億”包括:拓寬融資渠道,加大融資力度,設立總規模1000億元的新基建信貸優惠專項;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園區二次開發,設立總規模1000億元的園區二次開發基金,推動園區騰籠換鳥、轉型升級;設立總規模1000億元的產業基金,圍繞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三大先導產業,加大對重大產業項目支持力度;設立總規模1000億元面向先進制造業的中長期信貸專項資金,將中長期低息貸款政策從集成電路擴大至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領域。>>>更多政策可查看中國經濟網“中國文化產業政策庫”

    《若干政策措施》明確將按照“一園一策”,打造產業集聚、定位鮮明、配套完善、功能完備的特色產業園區,先期重點打造26個特色產業園區,總規劃面積約108平方公里,可供優質產業用地超過25平方公里,物業空間超過1400萬平方米。

    “在線新經濟”已成為當下上海經濟發展的熱點。上海市將借力《若干政策措施》,加大在工業互聯網、互聯網醫療、在線教育、在線文旅、遠程辦公、生鮮零售電商等領域的招商引資和產業培育力度;放寬市場準入,探索擴大免罰清單等包容審慎監管模式和管理措施;鼓勵按照全市產業地圖引導,結合特色產業園區建設,通過老廠房、老倉庫、工業標準廠房和商務樓宇等存量資源的改造提升,打造一批國際國內有重要影響力的在線新經濟生態園。

    為把握“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熱點,指出將聚焦新網絡、新設施、新平臺、新終端等,加快以5G為代表的信息基礎設施、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智能網聯汽車、智能電網等領域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統籌開放全市應用場景,以項目建設和應用,帶動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發展。

    在對科技創新支持方面,上海市將加快推進研發與轉化功能性平臺建設,培育高水平新型研發機構,對引進和培育國內外科技前沿研發機構、功能總部、龍頭企業、創新平臺,最高可補貼4000萬元;加大核心技術攻關力度,對企業自主研發、協同創新等方式實施的產業化項目,給予最高1000萬元的支持;支持重大裝備首臺(套)、材料首批次、軟件產品首版次應用,單個項目支持比例不超過單個產品銷售合同金額的30%。

    此外,對10億元以上的重大產業項目、國家戰略類產業項目、市級戰略性重點產業項目、市級以上制造業創新中心和企業技術中心,以及各區認定的重大產業項目,依照《若干政策措施》將采用50年出讓年期。地價實行底線管理,工業用地出讓最低可按照全國工業用地最低價出讓標準執行,研發用地出讓最低可按照全市研發用地基準地價執行。

    亚洲国产成人在人网站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