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文化產業網>文化產業政策>

    山東

    山東:大力推進村莊景區化建設 發展全域旅游

    2020-05-07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編輯: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5月7日訊 日前,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山東省財政廳、山東省自然資源廳、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山東省農業農村廳五部門聯合制定《關于開展村莊景區化建設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提出,力爭到2022年底,全省建成1000個左右景區化村莊,在旅游公共服務設施等重要方面達到3A級旅游景區的核心標準,實現美麗鄉村向景區化鄉村轉型升級,促進農民創業增收致富。

      》》》點擊查看更多政策內容

    《意見》明確,在啟動階段,即在2020年上半年,對全省村莊景區化工作進行部署,開展培育工作。在各市申報的基礎上,聯合省有關部門共同篩選確定一批群眾積極性高、資源稟賦好、工作基礎好的村莊,擇優確定培育名單。在培育打造階段,整合各部門資源和政策,每年集中培育打造一批地域文化鮮明、建筑風格多樣、田園風光優美、村民生活富足的景區化村莊,定期進行培育指導。鄉村振興重大專項資金向村莊景區化建設傾斜支持。鼓勵全省新舊動能轉換產業基金和各市、縣設立的各類基金,以及金融資本、社會資金聚焦參與村莊景區化建設。

    為做好村莊業態完善、配套設施齊全、管理服務規范、生態環境優良等相關工作,《意見》強調,將根據國家A級景區建設標準,明確村莊景區化建設標準。以農村村容村貌提升為主攻方向,實施鄉村環境景觀化行動。注重保護鄉村文化旅游資源,如注重古鎮、古村、古樹、古民居、古建筑、古遺址和農業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等的旅游資源進行保護性開發。提升景區化村莊配套設施,如以旅游公路作為旅游風景線,串聯景區化村莊,打造生態富民線風景道。探索建立鄉村景區化管理輔導機制,吸納大學知名教授、實戰派專家、文創人才、非遺傳承人、鄉村工匠等人才,深入到資源稟賦好、發展潛力大的鄉村開展專業輔導,引導景區村莊精品化發展。

    以下為政策原文:

    開展村莊景區化培育建設,是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途徑,是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域旅游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加快旅游強省建設總體要求的重要抓手。為促進村莊景區化培育建設工作規范有序開展,推進美麗鄉村向景區化鄉村轉型升級,結合我省實際,特制定本指導意見。

    一、指導思想

    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的重要指示,緊扣鄉村振興戰略的總要求,以全域旅游發展理念,大力推進村莊景區化建設。完善全省農村地區旅游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規范鄉村旅游市場秩序,創新旅游開發模式,豐富鄉村旅游產品供給,全面推進農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建設生態環境更加優美、公共設施更加完善、旅游業態更加豐富、管理服務更加規范和村民生活更加富裕的景區化村莊。

    二、基本原則

    (一)部門聯合、因地制宜。發揮部門聯合優勢,有效整合各方資源,精準聚焦、形成合力。鄉村作為實施主體要遵循客觀規律,并根據資源稟賦、區位交通條件等特點,充分體現農村特點,保留鄉風、鄉味、鄉情、鄉貌和鄉愁,因地制宜設計開發旅游產品,豐富旅游業態,防止照搬照抄和大拆大建,培育打造一批宜居宜業宜游的景區化村莊。

    (二)農民主體、主客共享。充分發揮農民主體作用,鼓勵和引導農民主動參與建設,正確處理農民主體與市場化發展的關系,通過村莊景區化建設,全面提升公共設施、公共服務和游客接待能力,提供更多公共產品和公共空間,滿足游客日益增長需求,推動鄉村旅游供給側改革,促進鄉村旅游提檔升級,發揮以旅興農的作用。

    (三)規模發展、品質優先。優先支持資源條件好的地區成方連片集群化建設,加強景區化村莊軟硬件的配套建設,推動旅游優質服務,注重策劃和規劃,豐富產品供給,提高旅游品位,增強游客吸引力。

    (四)生態保護、持續發展。景區化建設要緊緊依托鄉村自然風貌,注重保護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筑、古樹名木,強化村落布局和景觀協調搭配,建成景色優美、自然和諧的鄉村特色旅游區,實現持續發展。

    (五)創新發展、富民強村。創新“旅游+”的特色發展模式,深度開發農旅融合產品,豐富旅游業態,拉長產業鏈條,為美麗鄉村建設提供可持續產業支撐,不斷提高村民幸福感、獲得感。探索“公司+專業合作社+農戶”等新型發展模式,帶動村民增收致富。強化鄉村公共文化服務,豐富鄉村旅游文化內涵,真正實現文化富民、旅游強村。

    三、工作目標

    利用3年時間,通過部門聯合、資源整合、政策聚合、環境保障和綜合考核等方式,把“村莊業態完善、配套設施齊全、管理服務規范、生態環境優良”四個方面建設作為基本考核點。積極引導基礎條件較好的村莊按照國家A級旅游景區核心標準進行建設,力爭到2022年底,全省建成1000個左右景區化村莊,在旅游公共服務設施等重要方面達到3A級旅游景區的核心標準,實現美麗鄉村向景區化鄉村轉型升級,促進農民創業增收致富。

    四、重點任務

    (一)明確村莊景區化建設標準。根據國家A級景區建設標準,明確村莊有鮮明的入口形象,有足夠的停車位,有完備的服務中心,有A級標準的旅游廁所,有系統的旅游標識,有休閑、娛樂的鄉村景點,有完整的游覽線路,有一批旅游經營農戶,有健全的管理制度,有成體系的建設方案等“十有”功能,提升村莊整體品位,作為培育工程建設重點。著力統籌考慮基礎設施布局、公共空間設置、建筑布點、環境綜合整治和地域文化景觀打造等,明確村莊內建筑體量、高度、造型、色彩等控制性內容,塑造富有地方特色的鄉村旅游目的地。

    (二)實施鄉村環境景觀化行動。以農村村容村貌提升為主攻方向,提升村居環境質量和宜居水平。推進村莊綠化美化,喬、灌、花、草相結合,采用多樣化鄉土樹種草種,做好村旁、路旁、水旁和庭院綠化美化。鼓勵利用磚瓦、竹木、卵石等鄉土材料和舊磨盤、老門窗、廢瓦罐等鄉土物件,建設街頭小品、文化墻和庭院微景觀。對村域內湖面、河道、溪流等進行綜合整治,全面提升村莊水域景觀化、體驗化程度。加強村莊主要進出口、旅游道路沿線等可視范圍的景觀設計、建設提升和后續管理,營造濃郁的鄉村特色旅游氛圍。

    (三)注重保護鄉村文化旅游資源。突出保護生態環境和本地文化。注重古鎮、古村、古樹、古民居、古建筑、古遺址和農業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等的旅游資源進行保護性開發,在保護原有的自然和人文風貌的基礎上充分挖掘和利用,實現村莊獨特文化、環境與旅游功能深度融合,讓更多的自然資源、原生態文化資源轉化為鄉村旅游產品,推動村莊的特色化、品質化、效益化發展。

    (四)培育景區化村莊旅游新業態。圍繞游客多元需求開展景區化旅游業態建設,針對不同游客市場實現個性化、差異化、分層化的村莊業態建設。充分發揮山區、平原、濱海、海島的資源優勢,因地制宜,挖掘鄉村生態、生產和生活的個性特色。以產業融合為契機,推動村莊景區化建設與農、林、牧、副、漁等傳統鄉村產業的融合,培育發展鄉村休閑度假、研學旅游、觀光旅游、養生養老、創意農業、農漁體驗、鄉村手工DIY等新興旅游業態。鼓勵支持新農人、農創客、大學生、藝術工作者和科技工作者入駐鄉村創業創新,推動鄉村旅游產品業態和發展水平全面提升。

    (五)提升景區化村莊配套設施。積極打造和建設便捷的交通,助推鄉村旅游提升發展。加強支線旅游交通和通景道路建設,不斷提升通景公路品質,推動城市公交服務網絡延伸到周邊主要景區村莊和鄉村旅游點。以旅游公路作為旅游風景線,串聯景區化村莊,打造生態富民線風景道。全面加強景區村莊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大力推進鄉村廁所革命,推進農村公廁合理布局。按照“數量充足、分布合理、管理有效、服務到位、衛生環保和如廁文明”的要求,大力推進農村公廁和旅游廁所改造建設。加快建設完善景區村莊停車場,推進生態停車場(停車點)建設,解決鄉村旅游停車難問題。大力推進游客中心(咨詢點)、標志標識系統等基礎設施建設,規范標識標牌系統,材質、設計要突出鄉村風貌和地域特色。布局建設具有鄉村特色的公共游憩空間。積極打造一批鄉村綠道慢行系統,建設徒步、騎行驛站,形成鄉村旅游風景線。

    (六)強化村莊景區化人才支撐。組織景區化村莊帶頭人開展省內外精準交流,培育一批懂旅游、會運營、善管理的專業人才隊伍。探索建立鄉村景區化管理輔導機制,吸納大學知名教授、實戰派專家、文創人才、非遺傳承人、鄉村工匠等人才,深入到資源稟賦好、發展潛力大的鄉村開展專業輔導,引導景區村莊精品化發展。開展“送智下鄉”,組織高校師生、專業機構員工開展送智下鄉、送教入戶活動,從文化創意、布局策劃、技能提升、餐飲客房管理等方面對從業人員全面培訓。加大對鄉村外出人才的引進力度,引導外出務工農民和大學生返鄉創業,開發休閑農莊、鄉村酒店、特色民宿、自駕露營、戶外運動等鄉村旅游度假產品,為鄉村景區化發展不斷輸送新鮮血液,增強發展后勁。

    五、推進步驟

    (一)啟動階段。在2020年上半年,對全省村莊景區化工作進行部署,開展培育工作。在各市申報的基礎上,聯合省有關部門共同篩選確定一批群眾積極性高、資源稟賦好、工作基礎好的村莊,擇優確定培育名單。

    (二)培育打造階段。整合各部門資源和政策,每年集中培育打造一批地域文化鮮明、建筑風格多樣、田園風光優美、村民生活富足的景區化村莊,定期進行培育指導。

    (三)檢查驗收階段。每年組織有關部門對列入培育范圍的村莊,聯合開展檢查驗收,驗收通過后面向社會公開予以認定。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省級層面建立省文化和旅游廳、省財政廳、省農業農村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自然資源廳、省教育廳、省交通運輸廳、省水利廳等多部門配合的協調工作機制,定期溝通協調,研究解決重大問題。對于確定的景區化村莊,各相關單位要按照職能加大扶持力度,形成精準聚焦、分工負責、合力推進、齊抓共建的良好局面。各市、縣(市、區)要積極開展村莊景區化建設工作,強化溝通協調,明確任務目標,整合政策資源,強化工作落實。鎮村分別建立推進機構,明確任務分工,倒排工期,掛圖作戰,全面推進村莊景區化建設工作。

    (二)強化政策扶持。鄉村振興重大專項資金向村莊景區化建設傾斜支持。鼓勵全省新舊動能轉換產業基金和各市、縣設立的各類基金,以及金融資本、社會資金聚焦參與村莊景區化建設。

    (三)加強宣傳力度。加強村莊景區化創建的宣傳力度,樹立典型示范,總結好經驗、好做法,向全省推廣,營造濃厚的爭先創建氛圍,形成良性循環,促進全省村莊景區化建設工作扎實有效開展。

    亚洲国产成人在人网站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