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文化產業網>文化產業政策>

    四川

    四川:六“新”舉措促消費 鼓勵重啟夜間經濟

    2020-04-15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編輯: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4月15日訊 14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官網發布《四川省商務廳關于做好激發消費潛力穩定經濟增長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將圍繞消費載體、消費業態、消費活動、服務消費、商品消費、消費環境等6個方面創新開展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的促消費工作。《通知》共計24條舉措中對重啟夜間經濟、鼓勵建設“智慧街區”、發展首店和特色小店、推進商貿古鎮建設等措施予以明確。

    根據《通知》,四川將重點抓好消費中心培育、特色商圈打造、步行街改造提升、菜(農貿)市場改造、便民消費服務中心和商貿古鎮建設6項工作,拓展消費載體新空間。其中,四川省將重點支持成都市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支持瀘州、德陽、綿陽、樂山、南充、宜賓、達州7個區域中心城市和遂寧、內江兩個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重要節點城市建設區域消費中心,鼓勵培育縣域消費中心。

    《通知》明確,四川省將發展數字經濟、首店經濟、小店經濟、夜間經濟等消費新業態。鼓勵建設“智慧商店”“智慧街區”等,完善“互聯網+”消費生態體系。建設區域電商直播網絡流量基地、特色產業區域性電商直播基地、線上線下融合的新消費體驗館等,豐富城市消費單元。

    四川省還鼓勵有條件的市(州)加強夜間經濟整體規劃布局、豐富夜間經濟業態模式、提升城市綜合配套保障水平,促進形成一批地標性夜生活示范集聚區、示范街區、示范專區、示范點位。

    此外,四川省還將開展包括“天府里·悅生活”系列活動、“老字號·新國潮”系列活動、“川渝好物進雙城”系列活動、“買川貨·助脫貧”系列活動等在內的多項惠民促銷活動。>>>更多政策可查看中國經濟網“中國文化產業政策庫”

    以下為《通知》全文:

    四川省商務廳關于做好激發消費潛力穩定經濟增長工作的通知

    川商市運〔2020〕23號

    各市(州)商務主管部門:

    為充分激發消費潛力,穩定和擴大居民消費,把被疫情抑制和凍結的消費重新釋放出來,將疫情對全省經濟增長的影響降到最低,現就做好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的促消費工作通知如下,請各地結合實際貫徹執行。

    一、拓展消費載體新空間

    (一)培育消費中心。指導成都市以打造地標商圈潮購、特色街區雅集、熊貓野趣度假、公園生態游憩、體育健康脈動、文藝風尚品鑒、社區鄰里生活、未來時光沉浸等八大消費場景為重點,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爭取納入國家級試點。支持瀘州、德陽、綿陽、樂山、南充、宜賓、達州7個區域中心城市和遂寧、內江兩個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重要節點城市,建設區域消費中心。鼓勵各市(州)因地制宜培育縣域消費中心。

    (二)打造特色商圈。實施商圈建設提升行動,引導各地通過規劃引領、設施改造、品牌集聚、業態優化等方式,打造一批品質化、精細化、差異化的特色商圈,發揮消費集聚示范作用。鼓勵發展智慧商圈,借助線上手段實現功能互補、資源整合、信息互聯,優化購物環境,提升消費體驗。鼓勵商圈內的線下經營實體向場景化、體驗式、互動性、綜合性消費場所轉型,提升人氣。

    (三)改造提升步行街。實施步行街改造提升三年行動計劃,總結推廣成都、南充、樂山三市步行街改造提升經驗,啟動第二批省級步行街改造提升試點建設工作,促進形成一批人氣旺、特色強、有文化底蘊、業態豐富、管理規范的步行街,打造一站式綜合性消費平臺。

    (四)改造菜(農貿)市場。加強“菜籃子”工程末端流通能力建設,推進菜市場、農貿市場、社區菜店等農產品零售終端建設改造,提升標準化、規范化水平。支持菜市場、農貿市場與生鮮農產品基地建立長效對接機制,大力發展直采直供,降低流通成本。

    (五)建設便民消費服務中心。依托城市建設、老舊小區改造等,推動城鄉便民消費服務中心建設,打造更多精品社區便民服務中心、精品街區生活服務集聚中心、精品鄉(鎮)生活綜合服務中心和精品村級生活綜合服務站。

    (六)推進商貿古鎮建設。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積極推動商貿古鎮振興,充分挖掘商貿古鎮的歷史文化資源,科學規劃、合理配備、有序開發,提升商貿古鎮城鎮化水平,促進商貿古鎮和周邊市場、產業聯動發展。

    二、培育升級消費新業態

    (七)大力發展新零售。依托5G、人工智能、物聯網、數據中心等“新基建”,完善“互聯網+”消費生態體系,鼓勵建設“智慧藥房”“智慧商店”“智慧街區”等,促進線上線下互動、商旅文體協同發展。鼓勵發展網上菜場、網上餐廳、網上超市、網上市場、無人商店等新業態,滿足“宅經濟”“云生活”等新消費需求。鼓勵建設區域電商直播網絡流量基地、特色產業區域性電商直播基地,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和企業建設一批線上線下融合的新消費體驗館,促進新業態、新模式、新場景的運用。

    (八)推進“數字化”社區建設。大力實施“數字化社區”專項行動,推廣“線上訂購服務到家”新理念,打造數字化民生菜場,鼓勵建設社區自提點(柜),促進“健康碼”在快遞、送貨、送餐、居民服務等重點領域的推廣應用。在成都、攀枝花、綿陽、宜賓等有條件的地區率先啟動試點示范。

    (九)鼓勵發展首店和特色小店。推廣復制成都市經驗,鼓勵各地尤其是區域中心城市大力發展“首店經濟”和“首發經濟”,吸引國內外知名品牌在本區域首次開設門店,引導已入駐的品牌采取先進經營模式創新發展形成新店,首發或同步上市新品。鼓勵各地支持傳統特色小店改造升級,創新線上線下融合的商業模式和經營業態,培育打造一批彰顯地域文化特色的小店,豐富城市消費單元。

    (十)加快連鎖便利店發展。以品牌化、連鎖化、智能化為方向,支持成都開展國家重點推進品牌連鎖便利店發展試點,支持區域消費中心城市開展省級重點推進品牌連鎖便利店發展試點。引導和支持便利店企業提高優質商品和服務供給、擴寬服務領域、創新連鎖經營模式、加強物流配送能力和發展智慧服務。

    (十一)重啟夜間經濟。充分激發夜間經濟蘊藏的巨大消費潛力,大力舉辦夜間消費促進活動,活躍夜食、夜購、夜娛、夜展、夜秀、夜宿、夜讀、夜健等夜間消費業態,豐富夜間消費場景。鼓勵商貿流通企業適當延長營業時間,開設深夜營業專區、24小時便利店和“深夜食堂”等。鼓勵有條件的市(州)加強夜間經濟整體規劃布局、豐富夜間經濟業態模式、提升城市綜合配套保障水平,促進形成一批地標性夜生活示范集聚區、示范街區、示范專區、示范點位。

    三、開展惠民促銷新活動

    (十二)啟動“天府里·悅生活”系列活動。以“天府里·悅生活”為主題,全面啟動“惠民購物全川行動”活動。挖掘假日消費潛力,有節過節、無節造節,分時段舉辦消費促進月(4-6月)、暑期促銷(7-8月)、中秋國慶促銷(9-10月)、迎春購物月(11月啟動)等“天府里·悅生活——萬企聯動促消費”系列活動。充分發揮會展業帶動經濟社會發展的作用,辦好“味美四川”川派餐飲匯活動周(5月)、春秋季茶博會(5月、10月)、粽子節(6月)、月餅節(9月)等品牌展會和節會。鼓勵加強政企合作、銀企合作,通過發放消費券、惠民券、消費抽獎等方式,組織受疫情影響較大的重點行業,開展商旅文融合的惠民促銷,激發居民消費欲望,促進消費回補和潛力釋放。

    (十三)舉辦“老字號·新國潮”系列活動。實施“老字號”煥新計劃,推動設立西部首支老字號發展基金。鼓勵“老字號”品牌開展內容營銷,建設“老字號”數字流量基地,全場景打造“老字號”網紅新品牌。推動“老字號”品牌與第三方品牌服務等企業合作,基于消費大數據,從產品設計、品牌提升、質量改進、產品流通、數字化改造等環節賦能升級。開展“老字號”進特色街區、進旅游景區、進商場超市便利店、進網絡平臺“國潮”專區等“四進”活動。

    (十四)推進“川渝好物進雙城”系列活動。鼓勵通過聯合辦展辦會、互相參展等方式,強化成渝地區聯動促銷,助力雙城經濟圈建設。引導和支持粽子節、月餅節、年貨節等省內品牌展會在成都、重慶同步舉辦。引導企業積極參加西洽會、渝交會、智博會等重慶市大型展會。鼓勵川渝兩地行業商協會和企業多方式推動特色產品產銷互聯,豐富川渝消費市場。

    (十五)深化“買川貨·助脫貧”系列活動。用好惠民促銷活動平臺,組織開展消費扶貧系列活動,推動扶貧產品促銷售、擴影響。針對特殊時段、特殊地區的農畜牧產品賣難、滯銷等現象,積極做好產銷對接。全力幫扶涼山州脫貧攻堅決戰決勝,拓寬7個脫貧摘帽貧困縣農特產品銷售渠道,助農增收。鼓勵通過“以購代扶”“以購代捐”等方式,消費扶貧產品。

    四、發展提質消費新服務

    (十六)釋放餐飲消費需求。加快推動餐飲業復工營業、全面復蘇。推出系列活動,提高餐飲消費熱度。鼓勵餐飲企業轉型升級,發展數字餐飲、社區餐飲、健康餐飲、綠色餐飲,發展“中央廚房+線下配送”等新經營模式。倡導文明健康用餐理念,推廣“公筷公勺、中式分餐”,禁止烹飪、食用野生動物,確保“舌尖上的安全”,提振消費者信心。

    (十七)促進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推動成都、綿陽建設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領跑者”行動重點推進城市,深化家政信用體系建設,會同發展改革等部門推進家政進社區,著力提升家政培訓水平,發展互聯網家政服務,提高服務品質和有效供給,更好滿足中高端消費需求。

    (十八)優化便民生活服務。鼓勵打造“一刻鐘便民生活服務圈”,促進便利消費。鼓勵洗染、美發、修理等生活服務企業,發展社區門店、提供上門服務、線上預約結算線下精準服務等模式。適應疫情帶來的居民消費需求和行為變化,大力推廣無接觸配送、共享員工、定點收寄、定點投遞等新服務。

    五、增加商品消費新供給

    (十九)穩定汽車等大宗消費。聚焦汽車、家具、家電、建材等大宗商品,大力舉辦惠民購車節、汽車下鄉、家電以舊換新、房交會、家具展等惠民促銷活動,釋放城鄉居民消費潛力。創新汽車消費服務,拓展線上線下購車渠道,鼓勵開展在線看車、上門試駕、在線訂購、在線用車等消費服務。

    (二十)促進品質商品消費。組織參加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增加省內市場中高端、個性化商品和服務進口。爭取更多市(州)納入國家跨境電商零售進口試點城市范圍。鼓勵大型跨境電商平臺線上率先實現境內外商品同款同價。鼓勵有條件的市(州)探索建設市內免稅店,增設口岸進境、離境免稅店。大力促進智能廚房電器、智能清潔電器、智能學習機器人、智能穿戴、珠寶首飾、品牌服裝、時尚數碼等品質商品消費。

    (二十一)鼓勵綠色產品消費。繼續開展綠色商場創建,鼓勵購物中心和超市等商貿流通企業在顯著位置開設綠色產品銷售專區,促進綠色產品銷售。鼓勵具備條件的流通企業回收消費者淘汰的廢舊電子電器產品,促進循環消費。倡導綠色消費理念,推廣使用綠色節能產品,擴大綠色、生態、有機鮮活農產品消費。

    六、營造擴大消費新環境

    (二十二)暢通城鄉流通網絡。深入推進城鄉高效配送專項行動。完善農村流通基礎設施,加快農產品供應鏈體系建設,擴大電商進農村覆蓋面。鼓勵完善城鄉生活必需品供應網絡,引導有實力、有意愿的大型商業零售企業在省內中小城市開展連鎖網點建設。根據最新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推動鄉鎮商貿發展,引導大中型商貿企業在鄉鎮布點,把鄉鎮打造成連接城鄉消費的重要節點,促進工業品下鄉和農產品進城雙向流通。鼓勵完善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商貿網點。

    (二十三)促進安全放心消費。積極推進消費領域信用體系建設,開展誠信興商宣傳月活動,引導企業依法誠信經營。嚴格落實網絡購買商品七日無理由退貨制度,鼓勵線下實體店自主承諾無理由退貨。持續做好生活必需品市場保供工作,積極應對市場異常波動,維護市場穩定。加強消費市場監測和趨勢研判,做好促消費政策措施、典型經驗的解讀和宣傳。

    (二十四)統籌落實促消費政策。各地要認真落實國家和省上“一攬子”促消費政策,及時協調解決貫徹落實中的困難和問題,幫助商貿企業紓困解難,增強企業發展信心和后勁。要統籌用好中央和省級相關專項資金,針對本地區促消費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加快研究出臺一批務實管用、提振消費信心的政策措施,努力推動消費穩定增長。

    四川省商務廳

    2020年4月7日

    亚洲国产成人在人网站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