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文化產業網>藝術產業>展會預告>

    展會預告

    “隨意的書法”晚清以來名家書法展

    2020-04-14    來源:雅昌藝術網    編輯:黃麗

    image.png

    展覽海報

    展覽時間:2020-04-08 - 2020-04-25

    展覽城市:上海 - 上海

    展覽機構:金橋碧云美術館

    展覽地址:上海市浦東新區金橋鎮紅楓路135號

    主辦單位:金橋碧云美術館 Huron Art Foundation

    承辦單位:上海浦東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藝術浦東(上海)藝術品有限公司

    參展人員:何紹基,翁同龢,康有為,沈曾植,高邕,吳昌碩,趙叔孺,譚延闿,吳湖帆,胡小石,林散之,高二適,白蕉,王蘧常,程十發,崔寒柏

    展覽備注:開放時間:10:00-17:00(16:30停止入場,每周一閉館)

    展覽介紹

    前言

    傳統藝術中,書法擁有一個穩定的外部環境,自從王羲之時代開始,直到當代,好的書法與差的書法,古今的意見是一致的。這顯示了中國文人士大夫,關于書法的優劣,評論體系非常穩定,這樣的歷史,一方面為中國藝術其他種類的發展提供了參照系,另外一方面,書法也為今天繼承傳統優秀文化的偉大工程,提供了優秀的著力點,我們切實地回顧古今優秀的書法,既有傳統意義,又有現實幫助。

    晚清以來的書法,是這一次《隨意的書法》的展覽核心,選擇這些展品,可以看到書法在晚清以來的變化,也可以看到書法在這一段時期的突破。

    在晚清之前,任何學習書法的人都看不到完整的古代經典作品,但是晚清以來,借助攝影、圖像印刷技術,使得任何一個學習書法的人,都可以看到古代真跡的樣子。

    每一個人的眼界變寬之后,帶來了兩個變化,一個是審美水平提高了,另外一個,古代書法名作對于當代書法的壓制力量比較大,書法家的心理壓力,其實是比較大的。

    與此同時,毛筆正在不斷退出生活圈,其日常功能基本上消失,這樣一來,熱愛書法的群體,不但受到歷史的壓力,還需要扛住“社會的冷落”。

    外部環境的明顯變化,使得書法的內核發生了變化,日常使用的書法越來越少,參加展覽的、書寫招牌的書法越來越多。書法逐步脫離了日常使用,越來越帶有表演情緒。

    彼時,書法內部還存在“館閣體”這種保守主義的影響,用筆太死,寫字神情過于嚴肅,使得現代人學書法容易被帶入死胡同。以上這兩個傾向,都不利于書法的生存與發展。

    我們這一次推出《隨意的書法》展覽,選取晚清以來一些代表性書法家的作品,通過集中展示,可以看到這些作品既不是表演性質的,也不是館閣體的延續,而是一種在隨意中帶來審美享受的藝術。

    在選取中,我們還是關注近現代的經典書法家,如何紹基、康有為、沈曾植、吳昌碩,也有20世紀后半葉的杰出書法家胡小石、林散之、高二適、白蕉,還有三位當代書法家,潘良楨、崔寒柏、李躍林,希望這個展覽,可以讓大家感受到“書法的隨意”帶來的美感。

    《隨意的書法》組委會


    亚洲国产成人在人网站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