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文化產業網>文化產業政策>

    北京

    北京市發布全國文化中心建設未來15年規劃 文化產業增加值將達10%

    2020-04-09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編輯: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4月9日訊 今天,北京市發布了《北京市推進全國文化中心建設中長期規劃(2019年-2035年)》(以下稱“規劃”)。根據《規劃》發展目標,到2025年,北京市文化產業將提質增效,支柱地位日益鞏固,文化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保持在10%以上,高精尖文化產業體系基本形成,高質量發展引領全國。到2035年,文化消費貢獻度顯著提升,文化產業創新活力不斷迸發,成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文化創意中心。

    >>>更多政策可查看中國經濟網“中國文化產業政策庫”

    《規劃》指出,北京市文化發展按照按照“四個文化”基本格局和“一核一城三帶兩區”總體框架為發展格局。“四個文化”基本格局主要以“古都文化”“紅色文化”“京味文化”和“創新文化”;“一核一城三帶兩區”總體框架是指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以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為根基,以大運河文化帶、長城文化帶、西山永定河文化帶為抓手,推動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和文化產業發展引領區建設。

    《規劃》指出,要將北京建設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創意城市。建設設計之都、影視之都、演藝之都、音樂之都、網絡游戲之都、世界旅游名城、藝術品交易中心和會展中心。

    《規劃》指出,北京市將構建具有綜合競爭力的現代文化市場體系。培育一批實力強勁富有活力的文化企業,引領文化消費新風尚,加強版權保護利用,優化文化市場環境,推動產業差異化特色化發展。

    《規劃》重視“文化+”融合發展,推動“文化+科技”“文化+金融”“文化+體育”“文化+其他產業”“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貫通發展”的宏觀戰略。《規劃》指出將發展文化科技融合新業態,提高金融對文化的支撐作用。抓住2022北京冬奧會與冬殘奧會機遇,彰顯“雙奧城市”品牌魅力。同時推動推動文化與教育深度融合;推動鄉村文化振興,深化文化與農業相融合;推動影視、出版、演藝、游戲、會展產業與科幻產業深度融合;推進文化與高端制造業、商務服務業、信息業等領域融合發展,打造“北京創造”品牌。

    在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貫通發展上,《規劃》提出以文化事業雄厚基礎支撐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研究制定圖書館、美術館、博物館、文化館、科技館等公共文化設施延時開放和錯時開放相關支持政策。拓展文創產品開發平臺,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探索建立文化產業反哺文化事業的良性機制,以市場化方式引導社會力量參與重大公共文化設施、重要公共文化項目的建設,以機制創新激活文博非遺、傳統老字號等優秀文化資源與創意設計、旅游、影視、音樂等產業深度融合,大力發展創新創意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

    在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上,《規劃》提出以古都文化資源、紅色文化資源、京味文化資源和創新文化資源為主要內容的旅游資源體系。建設國際化旅游服務設施,推動旅游住宿設施精品化、實現旅游交通設施便捷化、促進旅游公共服務環境國際化。同時,《規劃》指出要培育高質量旅游產業,打造首都經濟發展新增長極,成為全球旅游新理念新業態的倡導者引領者,打造京津冀世界級文化旅游圈。

    《規劃》還針對保護歷史文化底蘊,構建文化整體空間,推動文化走出去、文化國際傳播,提高文化貿易水平質量和規劃實施保障等內容進行了詳細解讀。

    >>>點擊本鏈接可獲得政策原文。

    亚洲国产成人在人网站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