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文化產業網>文化產業政策>

    寧夏

    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促進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工作推進方案的通知

    2020-04-08    來源: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    編輯:

    各市、縣(區)人民政府,自治區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促進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工作推進方案》已經自治區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抓好組織實施。

    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

    2020年4月1日

    (此件公開發布)

    促進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工作推進方案

    為貫徹《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家政服務提質擴容的意見》(國辦發〔2019〕30號)精神,促進我區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推動家政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提高從業人員素質

    1.支持院校增設一批家政服務相關專業。在至少1個本科院校和各地級市不少于1所職業院校開設家政服務相關的專業,擴大招生規模。開展1+X證書制度試點,支持家政服務相關專業學生在獲得學歷證書的同時,取得家政服務類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責任單位:自治區教育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商務廳)

    2.培育產教融合型家政企業。到2022年,建設培育5家以上產教融合型家政企業,實現地級市家政服務培訓能力全覆蓋。(責任單位:自治區發展改革委、教育廳、商務廳,各市、縣〔區〕人民政府)

    3.將家政服務列為職業教育校企合作優先領域,打造1個—2個校企合作示范項目。支持符合條件的家政企業與院校聯合開辦家政服務業類專業班或家政服務類職業院校。推動家政示范企業、院校聯合組建職業教育集團,對符合條件的家政類產教融合校企合作項目申請納入中央預算內投資支持范圍。(責任單位:自治區教育廳、發展改革委、財政廳、商務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市場監管廳,各市、縣〔區〕人民政府)

    4.將家政服務納入自治區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實施方案(2019-2021年),把靈活就業家政服務人員納入培訓補貼范圍,所需資金從提升行動資金中列支。積極使用提升行動資金、技能人才經費和行業產業發展經費等支持家政服務業培訓。(責任單位:自治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財政廳、商務廳,人才辦,各市、縣〔區〕人民政府)

    5.對新上崗家政服務人員開展崗前培訓,在崗家政服務人員每2年不得少于1次“回爐”培訓。到2020年底累計培訓超過10300人次,其中,自治區商務廳依托勞務輸出基地、“百城萬村”家政扶貧培訓2500人次,自治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將新上崗家政服務人員納入《自治區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實施方案》的“家政服務人員培訓”中培訓2000人次,自治區總工會實施“工會技能培訓促進就業行動”培訓1600人次,自治區婦聯依托巾幗家政協會等培訓1200人次,各類家政企業、職業技能實訓基地培訓3000人次。(責任單位:自治區商務廳、教育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總工會、婦聯)

    6.建立寧夏巾幗家政實訓基地,被認定的國家和自治區示范基地,加大政策扶持和項目支持力度,納入自治區扶持獎補范圍。著力打造巾幗家政品牌,培養巾幗家政服務人員和管理人才。(責任單位:自治區婦聯,發展改革委)

    7.適時舉辦全區家政職業技能競賽。提升家政服務從業人員的職業素質和技能水平,促進家政行業規范化職業化發展。(責任單位:自治區商務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婦聯、團委)

    二、發展員工制家政企業

    8.員工制家政企業員工根據用工方式參加相應社會保險。員工制企業應依法與招用的家政服務人員簽訂勞動合同,按月足額繳納城鎮職工社會保險費;家政服務人員不符合簽訂勞動合同情形的,員工制家政企業應與其簽訂服務協議,家政服務人員可作為靈活就業人員按規定自愿參加城鎮職工社會保險或城鄉居民社會保險。(責任單位:自治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商務廳,醫保局)

    9.靈活確定員工制家政服務人員工時。家政企業及用工家庭應當保障家政服務人員休息權利,具體休息或者補償辦法可結合實際協商確定,在勞動合同或家政服務協議中予以明確。(責任單位:自治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商務廳,總工會,市、縣〔區〕人民政府)

    10.對依法參加失業保險且符合規定的企業,按規定返還失業保險費。為符合條件的員工制家政企業員工提供免費崗前培訓和“回爐”培訓。(責任單位:自治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商務廳、財政廳,各市、縣〔區〕人民政府)

    11.各市、縣(區)支持有條件的員工制企業提供集體宿舍,園區配建職工宿舍優先面向員工制家政服務人員。(責任單位:各市、縣〔區〕人民政府)

    三、強化財稅金融支持

    12.落實好國家家政服務業增值稅進項稅額加計抵減稅收優惠政策,進一步支持家政服務業發展。(責任單位:寧夏稅務局,自治區財政廳)

    13.對與消費者(客戶)、服務人員簽訂服務協議,代發服務人員勞動報酬,對服務人員進行持續培訓管理,并建立業務管理系統的家政企業提供的家政服務免征增值稅。(責任單位:寧夏稅務局,自治區商務廳)

    14.依托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人民銀行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鼓勵商業銀行在市場化和商業自愿的前提下,為信用良好且符合條件的家政企業提供無抵押、無擔保的信用貸款。(責任單位:自治區發展改革委,人民銀行銀川中心支行、寧夏銀保監局,各市、縣〔區〕人民政府)

    15.運用投資、基金等組合工具,支持家政企業連鎖發展和行業兼并重組。支持符合條件的家政企業發行社會領域產業專項債券。(責任單位:自治區發展改革委、商務廳,人民銀行銀川中心支行、寧夏銀保監局,各市、縣〔區〕人民政府)

    四、改善家政服務人員從業環境

    16.對家政企業招用就業困難人員或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并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按規定予以社保補貼。(責任單位:自治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財政廳,各市、縣〔區〕人民政府)

    17.鼓勵家政企業參保雇主責任保險,為員工投保意外傷害保險、職業責任保險。鼓勵保險公司開發專門的家政服務責任保險、意外傷害保險產品。鼓勵有條件地區組織家政企業和從業人員統一投保并進行補貼。(責任單位:自治區商務廳,寧夏銀保監局,市、縣〔區〕人民政府)

    18.探索適合家政從業人員特點的入會形式、建會方式和工作平臺,積極穩妥推進家政服務業行業工會建設,全面吸納員工制家政服務員入會。完善家政從業人員維權服務機制,保障其合法權益,促進實現體面勞動。(責任單位:自治區總工會、婦聯)

    19.把符合條件的家政從業人員納入公租房保障范圍。支持市、縣(區)采取多種方式幫助解決家政從業人員改善居住條件的需求。(責任單位:自治區住房城鄉建設廳、財政廳,各市、縣〔區〕人民政府)

    20.引導家政企業將員工學歷、技能水平與工資收入、福利待遇、崗位晉升等掛鉤。支持家政從業人員通過高職擴招專項考試、專升本等多渠道提升學歷層次。(責任單位:自治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教育廳、商務廳)

    21.表彰激勵優秀家政從業人員。五一勞動獎章、五一青年獎章、五一巾幗標兵、三八紅旗手(集體)、城鄉婦女崗位建功先進個人(集體)、寧夏向上向善好青年等評選表彰和青年文明號等創建活動要向家政從業人員傾斜,對獲得上述獎勵以及世界技能大賽、國家級一類、二類職業技能大賽中獲獎和自治區相關技能大賽獲獎的家政從業人員,納入國家或自治區高技能人才評定范圍。加大家政服務業典型案例宣傳力度,倡導誠實勞動、誠信經營。對職業技能大賽中成績優異且符合青年崗位能手評選條件的,可以聯合授予行業系統青年崗位能手。(責任單位:自治區商務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市場監管廳、發展改革委,總工會、婦聯、團委,相關市、縣〔區〕人民政府)

    五、提升家政服務人員健康水平

    22.從業人員上崗前應按所從事家政服務類別進行體檢,從事體檢的醫院或體檢機構要嚴格執行家政服務人員體檢項目和標準,明示收費標準,做好體檢記錄,采取切實措施縮短體檢報告制作時間。(責任單位:自治區衛生健康委、商務廳,各市、縣〔區〕人民政府)

    六、推動家政進社區

    23.家政企業在社區設置服務網點,其租賃場地不受用房性質限制,水電等費用實行居民價格。支持依托政府投資建設的城鄉社區綜合服務設施(場地)設立家政服務網點,有條件的可減免租賃費用。(責任單位:自治區商務廳、住房城鄉建設廳、民政廳、發展改革委,各市、縣〔區〕人民政府)

    24.定期開展巾幗家政進社區服務活動,擴大巾幗家政的社會影響力和服務面。(責任單位:自治區婦聯,民政廳)

    25.落實好支持養老、托幼、家政等社區家庭服務業發展的稅費優惠政策。(責任單位:自治區財政廳,寧夏稅務局)

    七、健全家政服務領域信用體系

    26.依托寧夏“家政通”信息平臺,建設全區家政服務業信用信息平臺,全量歸集家政企業、從業人員、消費者的基礎信息和信用信息,與自治區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及時共享信息,并按規定向相關部門及家政企業充分共享金融、稅務、司法等可公開信用信息。探索建立全區家政企業和從業人員社會評價互動系統。(責任單位:自治區商務廳、發展改革委、財政廳、市場監管廳)

    27.建立家政從業人員個人信用記錄注冊、跟蹤評價和管理制度。開通家政從業人員職業背景信息驗證核查渠道。依托寧夏“家政通”信息平臺、程序(APP)等,按規定提供家政企業、從業人員的身份認證、信譽核查、信用報告等信息。(責任單位:自治區商務廳、發展改革委、公安廳)

    28.對在家政服務過程中存在違法違規和嚴重失信行為的家政企業及從業人員,通過實施家政服務領域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開展家政服務失信問題專項治理。(責任單位:自治區商務廳、發展改革委)

    八、加強家政與貧困地區人員就業供需對接

    29.把家政服務作為勞動力輸出地各類職業技能實訓基地重要培訓內容,打造家政服務人才培訓基地。對困難學生、失業人員、貧困勞動力等人群從事家政服務提供支持。推進“雨露計劃”。為去產能失業人員、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免費提供家政服務培訓。(責任單位:自治區商務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教育廳,扶貧辦,總工會、婦聯,各市、縣〔區〕人民政府)

    九、提升家政服務規范化水平

    30.開展家政服務行業標準制定工作。建立和完善居家保潔、母嬰護理、老年陪護、病患陪護等常態家政服務的標準;研究制定家政電商、家政教育、家政培訓等新業態服務標準和規范。積極參與家政服務標準化試點工作。(責任單位:自治區商務廳、市場監管廳,婦聯)

    31.推廣使用合同示范文本,依法依規簽訂家政服務合同,規范家政服務三方權利義務關系。家政企業應與消費者簽訂家政服務協議,公開服務項目和收費標準,明確服務內容清單和服務要求。(責任單位:自治區商務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

    32.逐步實現統一為每一位合格的家政從業人員免費發放“居家上門服務證”,并在公共信息平臺上實施誠信監管。探索建立覆蓋全域的家政持證上崗模式。(責任單位:各市、縣〔區〕人民政府)

    33.家政企業要開展優質服務承諾,建立完善的質量評價體系、激勵體系,公開服務質量信息。對家政企業開展考核評價并進行動態監管。(責任單位:自治區商務廳、市場監管廳)

    34.暢通“12315”投訴平臺等消費者訴求渠道,發揮家政行業協會、消費者權益保護組織等作用,建立家政服務糾紛常態化多元化調解機制。(責任單位:自治區商務廳、市場監管廳,總工會)

    十、發揮規范示范作用

    35.充分發揮家政行業協會作用,制定完善行業規范。各地要制定或修改完善家政服務領域的制度和標準。(責任單位:自治區商務廳,各市、縣〔區〕人民政府)

    36.推動家政服務業與養老、育幼、物業、快遞等服務業融合發展。大力發展家政電商、“互聯網+家政”等新業態,延伸家政服務產業鏈。(責任單位:自治區商務廳,各市、縣〔區〕人民政府)

    37.培育一批具有區域引領和示范效應的龍頭企業,形成家政服務業知名品牌。積極組織開展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領跑者”行動。(責任單位:自治區商務廳、發展改革委,婦聯,各市、縣〔區〕人民政府)

    十一、加強協調調度

    38.建立自治區家政服務業聯席會議制度,做好我區家政服務業統籌規劃、政策保障、監測評估和技術指導,研究協調重大問題,確保各項措施落實到位。(責任單位:自治區商務廳、發展改革委)

    39.各市、縣(區)人民政府和自治區有關部門(單位)結合各自工作實際,聚焦重點任務,細化年度目標,健全完善措施,明確完成時限,抓好工作落實。(本方案所有責任單位)

    40.自治區根據工作需要,每季度匯總梳理各地各部門重點任務完成情況和發展指標,調度行業發展情況,掌握行業發展動態。(責任單位:自治區商務廳、發展改革委)

    本通知自印發之日起實施,有效期至2022年12月31日。

    政策解讀:《促進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工作推進方案》解讀

    一圖讀懂:《促進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工作推進方案》圖解

    亚洲国产成人在人网站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