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海報
展覽時間:2020-03-21 - 2020-06-21
展覽城市:北京 - 北京
展覽機構:中華世紀壇
展覽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復興路甲9號
展覽介紹
全新策劃,全新角度,全新作品
帶來全新的震撼與感動
《國家地理》雜志自1888年創刊以來一直致力于探索我們所在的星球和其中的一切。它不僅探索和記錄了自然地理的萬千概貌,還定格了野生動物、人文、歷史、社會珍貴而動人的經典瞬間。這些讓人嘆為觀止的照片和故事反映著我們所處世界的廣闊視野,極富美感和詩意的視角導引著我們重新認識世界,也發現生活不止一面。
鏡頭背后,觀察與冒險的偉大視角
全新策劃《國家地理》著名攝影師主題板塊,系統領略震撼鏡頭背后攝影師的個人風格與思想。他們的雙腿替我們深入險境踏遍山川河谷,他們手中的鏡頭把我們視野延伸到世界的角落;他們的眼睛帶領我們用另一種角度看世界,也啟迪我們思考身邊的美。他們的思緒啟迪我們連接地理和人文,并指向遠方發現未知。
“我以鏡頭闡釋世界”
——卡斯滕·彼得
他拍攝的美國巨大龍卷風獲得了世界新聞攝影獎,在南太平洋垂降至活火山口拍下的紀錄片則獲得艾美獎,2011年榮獲《國家地理》年度攝影師獎……他就是卡斯滕·彼得,自從15歲第一次開始拍照就再也沒有放下相機。他說:“這個世界很大,我探索過的只是少數地方,還有許多地方等待發現。”
正在火山口拍攝的卡斯滕·彼得
他擅長在極限環境中拍攝,展現大自然的壯觀景象。卡斯坦·彼得喜歡在艱難的環境中挑戰自我,并熱衷于探索新的攝影技術。他擁有較強的應變能力,還具備登山、飛行傘、探洞、潛水及峽谷探險等多項技能,因此,他常常置身極限的環境中,拍下許多不可思議的景象。
世界最大的活火山之一的剛果民主共和國尼拉貢戈火山。卡斯滕·彼得就拍過這樣一張照片。
在直徑超過200米的熔巖湖上,一名探索隊成員正在火山口變涼的熔巖地面上行走,在熔巖湖發出的光線的映襯下,這片熔巖呈現出可怕的紅色。
“作為一個攝影師,我試圖穿透基因的偽裝來突顯我們所有的生物都共有的東西。”
——弗蘭斯·蘭廷
他是自然歷史領域的頂尖人才。三十年來,他將亞馬遜地區的野生動物記錄到南極洲,通過傳達大自然的熱情和我們對活的星球的懷疑感的圖形,促進對地球及其自然歷史的了解。他有著“科學家的頭腦,獵人的心和詩人的眼睛”。他的一大開山之作是在馬達加斯加的拍攝工作。他在那里拍下了以前從未拍攝過的野生生物照片。馬達加斯加的一些動物可以追溯到恐龍時代,那里是一處時光遺忘的角落這是弗蘭斯特別擅長的拍攝主題。
馬達加斯加和博茨瓦納的奧卡萬戈三角洲,黎明時分的自然之歌。
弗蘭斯·蘭廷(Frans Lanting)
“通過攝影作品,我擁有了向人們講述人與自然情感相連的故事的機會。”
——保羅·尼克倫
保羅·尼克倫是一名極地攝影專家,他從1995年開始就拍攝北極圈的生物與環境變化,他用鏡頭揭示了全球變暖對北極圈的影響,讓人們直觀地看到冰山融化對生態環境的巨大影響,從而引起人們對全球變暖問題的重視。他的極地影像富有視覺沖擊力,為讀者揭開了一個神秘的冰雪世界。
在挪威,一只好奇的北極熊向攝影師所在的木屋內部觀察搜尋食物。
攝影師:保羅·尼克倫(Paul Nicklen)
除此,現場還有超多攝影師和攝影師背后的故事。
130年的130個經典瞬間 一站閱盡寰宇萬千
130年間《國家地理》對世界和人類的無盡探尋、對社會和人文的深入觀察,都將在展覽里一一呈現。本次展覽精選130幅作品,設置七大主題板塊,分別涵蓋探索發現、大美地球、生靈探秘、未知之域、天地玄黃、自然回音及鏡頭背后。從自然地理到社會人文,從探索發現到人物故事,那些或震撼、或感動、或令人會心一笑的畫面,只有在這里才能近距離真切感受。
探索奇境 未至與未知的震撼發現-
《國家地理》從創立起一直致力于探索“我們的世界及其中的一切”,從未停步。探索先鋒們深入常人難以踏足的世界角落,以卓越的紀實攝影角度記錄下人們難得一見的地球美景。《國家地理》對艱險未知的秘境、遙遠燦爛的宇宙、雖近猶遠的深海世界等未知領域的探索永無止境,攝影師們把驚人的探索成果一一展現給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