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文化產業網>文化產業政策>

    山東

    山東:打造一批電商扶貧小鎮助力脫貧攻堅

    2019-11-26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編輯: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1月26日訊 近日,山東省政府正式印發《關于深入開展消費扶貧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實施意見》從提升貧困地區農產品供給和質量安全水平, 拓寬貧困地區農產品流通和銷售渠道, 動員社會各界擴大貧困地區產品和服務消費等三方面為下一步做好消費扶貧工作做了具體工作部署。

      》》》點擊查看更多政策內容

    《實施意見》提出,省級以上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向重點貧困地區傾斜,每年安排資金比例不低于60%,重點支持發展特色種植、養殖、農產品加工等產業扶貧項目。打造特色農產品品牌。開辟貧困地區“三品一標”農產品申請認證綠色通道,培育一批區域特色明顯、市場知名度高、帶動能力強的知名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和企業產品品牌,優先納入山東知名農產品品牌目錄。

    為進一步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實施意見》明確,鼓勵景區景點、賓館飯店、機場車站、高速公路服務區等設立貧困地區特色農產品專區專柜。支持各類農博會、農貿會、展銷會等設立消費扶貧專區,免收專區展位費,可對專區企業的宣傳推介、特裝、客戶招商等給予資金支持。鼓勵新型經營主體對接電商平臺,支持臨沂市、菏澤市打造“中國農產品電商之都”。 打造一批電商扶貧鎮、扶貧村。

    此外,《實施意見》還提出,推動省內扶貧協作雙方開展消費扶貧。協作雙方通過定期舉辦產品推介會、旅游推介會、勞務對接會等方式,推動產品和服務精準對接。

    以下為政策原文:

    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深入開展消費扶貧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實施意見

    魯政辦發〔2019〕25號

    各市人民政府,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各大企業,各高等院校: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入開展消費扶貧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8〕129號),深入開展消費扶貧,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經省政府同意,現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提升貧困地區農產品供給和質量安全水平

    (一)推動農產品規模化標準化生產。省級以上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向重點貧困地區傾斜,每年安排資金比例不低于60%,重點支持發展特色種植、養殖、農產品加工等產業扶貧項目。大力發展訂單農業,建設一批規模化、集約化、標準化農產品生產加工基地。加大省級統籌整合財政涉農資金對貧困地區水、電、路等農業基礎設施投入力度,改善農業生產條件。推進實施農業產業強鎮示范項目,支持貧困地區建設一批產業強鎮,每個強鎮按規定享受中央財政補助政策。

    (二)提升農產品加工水平。引導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產品加工企業向貧困地區集聚,建設原料基地、加工工廠等,在金融、土地等方面給予政策傾斜。每年認定100家左右省級扶貧龍頭企業,落實好社會保險補貼等政策,金融機構按企業每帶動1名貧困人口5—10萬元標準,給予基準利率貸款,財政全額貼息。支持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建設精選包裝、冷藏保鮮、烘干等產地初加工設施,鼓勵20個脫貧任務比較重的縣(市、區)統籌安排各級涉農資金,按照設施類別及規格給予定額補助。

    (三)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支持貧困地區創建省級以上食品安全縣或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到2020年,20個脫貧任務比較重的縣(市、區)基本達到創建標準。推進貧困地區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加強農藥殘留檢測,減少化肥用量,實現化肥農藥“零增長”。加快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平臺建設,推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實現農產品從農田到餐桌全過程監管。加強貧困地區農產品生產、加工、流通企業和相關合作社的信用監管。

    (四)打造特色農產品品牌。開辟貧困地區“三品一標”農產品申請認證綠色通道,培育一批區域特色明顯、市場知名度高、帶動能力強的知名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和企業產品品牌,優先納入山東知名農產品品牌目錄。鼓勵各市、縣(市、區)統籌安排各級涉農資金,對新納入目錄的區域公用品牌和企業產品品牌,以及獲得“三品一標”認證的農產品給予支持。各市、縣(市、區)可統一制定區域性扶貧產品標識,供帶貧經營主體、貧困戶免費使用。

    二、拓寬貧困地區農產品流通和銷售渠道

    (五)加強農產品流通基礎設施建設。充分發揮基本建設資金、涉農整合資金等財政資金引導作用,撬動社會資本,加快貧困地區產地批發市場和冷鏈物流體系建設,新建改建一批產地倉、氣調庫、冷藏冷凍保鮮庫等設施。落實稅收、金融、土地等支持冷鏈物流企業發展政策,實現用電、用氣價格與工業同價,推動冷鏈物流服務向縣鄉村延伸,增強貧困地區倉儲、分揀、包裝、初加工、運輸等綜合服務能力。

    (六)完善流通服務網絡體系。實施貧困地區快遞下鄉工程,支持快遞企業與農業、供銷、電商、商貿企業深化合作,整合農村物流資源,健全完善縣鄉村三級物流配送體系。2019年200個重點扶持鄉鎮全部有快遞網點,8654個省扶貧工作重點村全部通快遞。引導供銷、郵政、物流、快遞和大型商貿流通企業等到貧困地區經營布局,優先租賃扶貧車間、閑置房屋等場所設立服務網點,并在金融、土地等方面給予支持。

    (七)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支持大型連鎖超市、批發市場、電商企業等搭建貧困地區農產品產銷對接平臺,集中推介貧困地區特色農產品。引導農產品加工企業等與貧困戶簽訂長期購銷合同。鼓勵景區景點、賓館飯店、機場車站、高速公路服務區等設立貧困地區特色農產品專區專柜。支持各類農博會、農貿會、展銷會等設立消費扶貧專區,免收專區展位費,可對專區企業的宣傳推介、特裝、客戶招商等給予資金支持。建立貧困地區農產品滯銷預警機制,及時發布農產品價格信息和行情分析,制定應急預案。

    (八)大力發展電商扶貧。深入實施“互聯網+現代農業”,加快培育農產品電商平臺和服務企業,鼓勵新型經營主體對接電商平臺,支持臨沂市、菏澤市打造“中國農產品電商之都”。健全縣鄉村三級農村電子商務服務體系,開展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創建工作,打造一批電商扶貧鎮、扶貧村。到2020年,全省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達到20個以上。推進大型電商平臺為貧困地區設立扶貧專賣店、電商扶貧館和扶貧頻道,支持優質特色產品上線銷售,給予流量等支持。組織開展農村實用電商人才培訓,每年培訓3000人以上。

    三、動員社會各界擴大貧困地區產品和服務消費

    (九)鼓勵公共機構參與消費扶貧。組織開展貧困地區產品進機關、進國企、進醫院、進學校、進軍營等活動。在省級政府采購網上商城設立扶貧頻道,引導各級機關、事業單位購買貧困地區產品和服務。動員國有企業、金融機構等在同等條件下優先購買貧困地區產品,優先從貧困人口中聘用工勤人員。各單位春節送溫暖走訪慰問時,優先購買貧困地區產品。結合軍隊生活服務保障社會化改革,鼓勵駐魯部隊優先在貧困地區建立農產品供應基地。

    (十)動員社會力量拉動消費扶貧。結合“千企幫千村”脫貧攻堅行動,發揮行業協會和商會組織作用,引導民營企業采取“以購代捐”“以買代幫”等方式,采購或推銷貧困地區產品和服務。將消費扶貧納入全省扶貧日活動方案,組織開展系列活動,動員愛心企業、愛心人士等參與消費扶貧。鼓勵各類媒體安排版面時段,分時分類免費向社會推介貧困地區特色農產品和精品景點線路等。

    (十一)建立東西部消費扶貧協作機制。將消費扶貧納入東西部扶貧協作框架,動員承擔東西部扶貧協作任務的市、縣(市、區)推介協作地區產品和服務,有條件的地方可設立特色產品展銷中心。認真落實《財政部國務院扶貧辦關于運用政府采購政策支持脫貧攻堅的通知》(財庫〔2019〕27號),鼓勵社會各界積極購買國家級貧困縣的農副產品。

    (十二)推動省內扶貧協作雙方開展消費扶貧。把消費扶貧作為省內“6+6”扶貧協作的重要內容,組織引導本地農產品批發市場、商貿流通企業和機關、企事業單位、學校、醫院等,到被幫扶市、縣(市、區)集中采購當地產品,建立穩定的消費扶貧協作關系。協作雙方通過定期舉辦產品推介會、旅游推介會、勞務對接會等方式,推動產品和服務精準對接。

    四、保障措施

    (十三)加強組織領導。各級、各部門要將消費扶貧納入年度脫貧攻堅工作計劃全力推動實施。有關部門要明確目標任務,細化政策措施,壓實工作責任。貧困地區要加強產品質量安全保障工作,做好扶貧產品認定、推介,加大市場管控力度,嚴厲打擊借消費扶貧之名以假亂真、以次充好、擾亂市場等行為。充分運用廣播、電視、報刊和網絡等媒體,推出一批優秀消費扶貧公益廣告作品,加大投放力度,營造消費扶貧良好氛圍。

    (十四)強化政策保障。各級要加大貧困地區項目、資金、人才等方面的傾斜支持力度,形成政策合力,推動消費扶貧深入開展。對參與消費扶貧做出突出貢獻的企業、社會組織和個人,采取適當方式給予激勵。將消費扶貧開展情況納入扶貧開發工作成效考核,確保各項政策措施落到實處。

    附件:重點任務分工

    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9年10月21日

    (此件公開發布)

    亚洲国产成人在人网站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