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4 日9:30,由溫州市文化廣電旅游局、溫州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英國當代藝術家協會、英國皇家學院水彩藝術家協會主辦,溫州市對外文化交流協會、雁蕩山風景旅游管理委員會、中共永嘉縣委宣傳部、溫州市楠溪江旅游經濟發展中心、鹿城區旅游和體育事業發展中心、洞頭區旅游發展中心協辦,英中經濟文化促進會、永嘉楠溪書院聯合承辦的“當倫敦遇上溫州-中英藝術家寫生與展覽”開幕儀式在永嘉楠溪書院隆重舉行。
國家文化和旅游部國際交流合作局公使銜參贊項曉煒,溫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孫維國,中共溫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呂朝暉,溫州市文化廣電旅游局局長朱云華,溫州市文化廣電旅游局副局長李方喜,溫州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副主任周懷中,永嘉縣委常委、縣人民政府副縣長徐新,溫州市楠溪江風景旅游管委會主任戴春光,溫州市文化廣電旅游局交流合作處處長金素,永嘉縣人民政府辦公室主任麻伯崇,浙江省文史研究館館員、楠溪書院名譽院長張如元,以及本次中英文化交流參與藝術家、理論家、策劃人及各界人士300余位嘉賓蒞臨出席了本次活動開幕儀式。開幕儀式由溫州市文化廣電旅游局副局長李方喜主持。溫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孫維國,國家文化和旅游部國際交流合作局公使銜參贊項曉煒,溫州市文化廣電旅游局局長朱云華,永嘉縣委常委、縣人民政府副縣長徐新,英國藝術家代表羅伯特·肯分別致辭。本次活動策劃人周建朋介紹了展覽情況,溫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呂朝暉宣布活動開幕。
溫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孫維國在致辭中講到:“溫州與英國的交往由來已久,淵源頗深。1876年,英國領事館和甌海關建立,溫州港正式對外開放,英國領事館舊址現在仍然佇立在江心嶼,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近年來,溫州與英國的交往更加密切,2016年舉辦了溫州英國文化周、弗朗西斯·培根藝術展。2018年,我們更是在劍橋大學掛牌成立了溫州首個世界頂尖學府海外人才聯絡站—溫州—劍橋大學人才聯絡站;英國劍橋科創園中國中心也于去年與溫州結緣,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等。今天,我們開展中英藝術家溫州寫生與展覽活動,這是我們友誼的升華,合作的延續。中英兩國是東西方文明的重要代表,文化藝術的交流是人文交流中最具活力、內容豐富的部分。期待雙方文化藝術界以此次活動的成功舉辦為契機,推動中英文化藝術交流與創意產業合作向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發展,更好地助力中英關系發展的黃金時代。”
國家文化和旅游部國際交流合作局公使銜參贊項曉煒在致辭中講到:“我想用三個完美來形容本次活動:第一、正確的時間,在不到一個月后我們將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在70年中,我們全國人民在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中取得了巨大成就。首先,是向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其次,本次活動是舉辦的第二屆,我們希望國際文化活動在溫州長此以往的繼續下去;第二、正確的地點。溫州是我們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建設的試驗田、排頭兵。在這里我們看到了鮮活的社會實踐與創新,這是我們藝術發展的沃土;溫州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悠久的歷史文化、自然景觀,為藝術創作提供了豐富的思想源泉。第三,我們選擇了一個正確的主題。當世界處在一個大的變革時代,各種思想都在涌現。他們提出單邊主義、文化沖突……等觀點的時候,我們此刻需要用一個更加正確的文化觀點來回應他們。本次活動選擇倫敦遇上溫州的時候,我們孕育著一個新的文明發展方向。在此,我們通過文化交流超越隔閡,通過文化互鑒超越偏見,通過文化合作超越對抗,通過文化共存超越敵視。”
溫州市文化廣電旅游局局長朱云華講到:“溫州地處浙南,歷史悠久,人杰地靈,被稱為‘東南小鄒魯’,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游城市,中國山水詩的發祥地,中國南戲的故鄉,同時還是中國數學家的搖籃。溫州旅游資源豐富,境內山脈縱橫,風景秀美,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素有‘東南山水甲天下’之美譽。溫州境內深厚的人文底蘊和豐富的旅游資源,是眾多藝術家寫生作畫的首選之地。今年的5月份,溫州開啟了打造中國最美國際山水寫生基地的新篇章。今天,我們在這里舉辦‘當倫敦遇上溫州——中英藝術家溫州寫生與展覽’活動,正是中華文化與英國文化和諧共生的最好見證。我們希望通過中英兩國藝術家之間的交往,以文化結緣藝術、以藝術推動旅游發展,在藝術和文化的互學互鑒中實現國與國、城與城的互利共贏和進步發展。”
永嘉縣委常委、縣人民政府副縣長徐新講到:“近年來,我們順應大眾旅游時代新趨勢,大力實施旅游興縣戰略,奮力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縣和5A級旅游景區,積極培育民宿等新興業態。全縣接待游客數連續五年保持20%以上高位增長,先后獲評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縣、全國生態特色旅游縣、浙江省首批全域旅游示范縣等榮譽。下一步,我們將著力打造長三角一流的山水田園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為溫州建設國際化休閑度假旅游城市和詩畫浙江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英國藝術家代表羅伯特·肯在致辭中講到:“我們都在探究世界的意義。這次活動彰顯了藝術在所有文化中的重要性。藝術在任何時期都非常重要,當下尤為如此。不論是從文化,經濟,還是環境上說。自然我和我們不可分離,我們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創作的想法、靈感肯定源于內心。繪畫是詩意地表達我們生活經驗的方式。今天我們齊聚于此,本著海納百川的精神,帶著萬分的感激,相互分享,相互學習。我們很榮幸,也很期待能夠在未來的兩周內和中國的藝術大師共同創作。”
本次活動策劃人、參與活動藝術家、北大博士后周建朋介紹了活動情況:“我們今天的活動是繼當巴黎遇上溫州—中法藝術家溫州寫生與展覽之后的第二場中西文化交流項目,之后還會陸續舉辦當羅馬遇上溫州、當雅典遇上溫州、當紐約遇上溫州等項目,試圖通過藝術使中西文化得到很好交流。我們的活動分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中英藝術家赴溫州寫生、展覽、研討,時間是2019年9月1-15日。第二部分是中國藝術家赴英國倫敦舉辦展覽和寫生(時間大約為2020年10月)。我們相信通過接下來一年多時間中國藝術家與英國藝術家的交往會開啟我們對東西文化在近五六百年來發展的思考,也從藝術家與藝術家的交往增進兩國的交往和對文化的認可。”
文化,是一個意味深長的詞匯。它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是文明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人類文明史的見證者。藝術是文化中極為重要的一個篇章,無論是遠古的巖洞壁畫,還是摩崖石刻,都是人類歷史上最早被用來表達感情、記錄歷史的藝術形式。同時,藝術也是全球共通語言。藝術可助力文旅,可溝通民心,可聯系世界,可讓這個世界變的更美好。無疑,藝術也是文化與旅游融合發展的催化劑之一。
溫州是我國歷史文化名城,素有“東南山水甲天下之美譽”。改革開放以來,更是中國經濟建設的排頭兵。十九大開啟新征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文化和旅游的結合,為溫州文旅產業的創新發展提供了沃土。那么,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背景下溫州將肩負更多的責任與義務,同樣,也將獲得更好的國際發展空間。“當倫敦遇上溫州—中英藝術家溫州寫生與展覽”系列活動是暨2018年5月至2019年4月舉辦的“當巴黎遇上溫州—中法藝術家溫州寫生與展覽”后的第二場國際文化藝術交流活動。活動得到了兩國各級政府部門、藝術家及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與認同。以全新的文化交流形式,為彼此的文化、經濟創新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時,是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旅游發展大會精神,打造詩畫山水、溫潤之舟的品牌。希望通過“請進來”與“走進去”的深層次文化交流,打造溫州全新的國際名片。以“遇上”出發,搭“藝術”橋梁,在“一帶一路”的偉大戰略中揚帆起航。堅定文化自信,增強文化自覺。在民族偉大復興的背景下,以一帶一路建設為契機,堅定不移地加強與世界各國的文化交流,為民族的偉大復興添磚加瓦。以藝術之美,構筑人類命運共同體。
“當倫敦遇上溫州—中英藝術家溫州寫生與展覽”系列活動于2019年9月1日-9月14日在鹿城、永嘉、樂清、洞頭等地展開,分為展覽、論壇、寫生創作、文化考察等環節。安·布洛克麗、羅伯特·肯、瑪格麗特·霍納、艾蜜麗·葆、可萊爾·弗里德、喬治·波利蒂斯、約翰·堡、耐爾·亞當斯、湯姆·沃伊斯、劉曦林、程大利、尉曉榕、林容生、何加林、張谷旻、周剛、陳航、張繼剛、丘 挺、李江峰、朱沙、莊重、周建朋、丁寧24位中英兩國藝術家、理論家參與。本次活動由北京大學博士后周建朋擔綱中方總策劃,英中經濟文化促進會會長李臣擔綱英方總策劃,陸宇擔綱策展人。
以此,向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