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時間:2019-04-03 19:30
演出場館 湖北劇院
項目介紹
舞劇溯源
海淀是首都建設全國文化中心的重要承載區,是西山永定河文化帶保護建設的主要區域,承擔著深度發掘區域優秀傳統文化資源,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重要職責和使命。這一新時代中國古典舞劇對提升全國科技創新中心的文化軟實力和打造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有重大影響。
納蘭性德,清代著名詞人,是海淀“蘭”文化的代表性人物,著有《通志堂集》《側帽集》《飲水詞》。為充分展現納蘭性德的傳奇人生,弘揚其對理想信念的堅定執著和深深的家國情懷,進一步挖掘文化底蘊,由海淀區委宣傳部出品,海淀區文聯、海淀區文化委共同支持,由海淀舞蹈家協會創編了以納蘭性德傳奇人生為原型的大型原創舞劇《人生若只如初見》。
【納蘭性德】
他是時代的精英,是中華文化的符號。他雖一生短暫,卻以其深遠的影響力,書寫出家國情懷的不凡人生;他以漢文化的修養和平民情懷,促進了民族情感和民族文化的融合;他是曠世奇才,以其文韜武略協助康熙皇帝開創一代盛世;他與曹寅對生命的深刻感悟和歷程影響了中華文化又一名著《紅樓夢》的誕生;他婉約的詞風和超凡的才華令王國維先生給出了“北宋以來,一人而已”的高度評價。
“人生若只如初見”這一名句的流傳,讓出身海淀的他所帶來的文化影響不僅屬于海淀,更屬于整個中華民族……
他,就是納蘭性德。
人物介紹
納蘭性德:清代著名詞人、文學家,滿州正黃旗人,是康熙皇帝的御前侍衛,更是清初民族文化融合的助推者與踐行者。喜結交漢人文士,與顧貞觀、曹寅等相交至深。三十一歲而歿。
盧氏:納蘭性德之妻,他一生最摯愛的女人。性情溫婉賢良,知書達理,與納蘭情投意合,感情至深。婚后盧氏死于難產,納蘭性德為悼亡妻書寫了多篇著名的悼亡詞流傳于世。
顧貞觀:漢族文士,清代文學家。他比納蘭性德年長十八歲,卻與納蘭性德結為莫逆之交,彼此惺惺相惜。
康熙:清朝定都北京后的第二個皇帝,開創出“康乾盛世”的繁盛局面。他與納蘭性德同齡,十分欣賞納蘭性德的才華。
曹寅:《紅樓夢》作者曹雪芹的祖父,清代文學家。他比納蘭性德年少四歲,曾同為康熙近身侍衛。博學多才的他,與納蘭性德志趣相投,友情深厚。
劇情介紹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零鈴終不怨。
何如薄幸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愿。
序人生如初
康熙年間,京西海淀。少年納蘭性德,天資聰慧,才華過人。詩書天地中馳騁,小納蘭長成翩翩公子。
第一幕別有根芽
非關癖愛輕模樣,冷處偏佳。
別有根芽,不是人間富貴花。
——清·納蘭性德
納蘭公子雄姿英發,騎射歸來,偶遇滿族武士欺負漢文人,少女盧氏抱打不平,納蘭公子挺身相助,與顧貞觀和盧氏結下初見之緣。
廟堂之上,納蘭英才,曹寅贊嘆,康熙賞識。君臣三人,惺惺相惜,心意相通。玉泉山下,淥水亭畔,詩酒相會,逸興遄飛。
第二幕天為誰春
一生一代一雙人,爭教兩處銷魂。
相思相望不相親,天為誰春。
——清·納蘭性德
淥水亭畔,雨幕珠簾。納蘭公子思慕盧氏,少女裊裊婷婷的身影出現在夢中。
桑榆墅內,喜帳紅燭。“繡榻閑時,并吹紅雨;雕闌曲處,同倚斜陽”。
納蘭廣結文士,雅會詩書,一首首詞章傳遍皇城內外,一時間“家家爭唱飲水詞”。
邊關戰事突然爆發,納蘭替君分憂御前效力。
第三幕何處情深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清·納蘭性德
塞外,古道,木葉蕭蕭,鄉路迢迢,納蘭公子為國出巡邊關。
桑榆墅內,盧氏遙念公子,難產而亡,相思成殤。
納蘭痛失愛妻,與盧氏夢中相見,淚咽無聲,別語分明,夢好難留。終是“辛苦最憐天上月,一夕如環,夕夕都成玦”“心灰盡,有發未全僧”“夢里云歸何處尋”“斷腸聲里憶平生”……一首首悼亡之音彌漫長天。
而立之年,納蘭公子溘然長逝,友人與詩書相伴他最后的時光。
第四幕人在誰邊
彤霞久絕飛瓊宇,人在誰邊。
人在誰邊,今夜玉清眠不眠。
——清·納蘭性德
納蘭詞廣為世人傳誦,老去的曹寅和顧貞觀追憶往事,那些曾與納蘭相伴的日子,依舊絲絲縈懷……
康熙舉行祭孔大典,滿漢文化終于融為一體。
“一別如斯,落盡梨花月又西。”回望來路,生命里每一次初見,都如此美好……
主創人員介紹
總導演:劉震
享譽舞蹈界的著名青年舞蹈家、國家一級演員、著名編導,現任北京舞蹈家協會副主席、北京市海淀區舞蹈家協會主席、北京舞蹈學院青年舞團團長。
在舞蹈界中,他囊括了國家級舞蹈比賽的所有高獎項,曾表演的獨舞《我是誰》榮獲了連續六屆空缺的第十屆俄羅斯國際現代舞大賽“表演大獎”,曾主演的舞劇《路》、舞劇《阿炳》、舞劇《大夢敦煌》、大型舞蹈音畫詩《楚水巴山》榮獲多屆“文華大獎特別獎”“文華劇目大獎”“文華編導獎”“文華表演獎”等獎項。2009年他創作的中國首部舞臺藝術行愿作品《功夫詩·九卷》,既榮獲了中國最具有影響力的舞臺劇金譜獎與2011年香港衛視中國十大文化創意項目獎,同時榮獲2012年以色列國際藝術節“最佳劇目獎”,是中國舞蹈藝術精品的代表。
舞劇編劇:程宇
舞蹈學碩士研究生,1996年自北京舞蹈學院舞蹈史論專業畢業,留校工作至今。主要作品:舞蹈詩《沉沉的厝里情》、舞劇《夢回烏拉》、舞劇《井岡·井岡》。
舞美設計:周立新
北京舞蹈學院創意學院副院長,1993年畢業于中央戲劇學院舞臺美術系,舞臺設計專業。2005年訪學俄羅斯圣彼得堡戲劇藝術學院費勒工作室。主要獲獎作品:舞劇《紅高粱》獲2013年“文華大獎”、2014年“五個一工程獎”;大型民族舞劇《魚美人》獲“中華民族二十世紀舞蹈經典作品”獎。
燈光設計:馬博
畢業于中央戲劇學院舞臺美術系,燈光設計專業。他曾入選中國第三屆舞臺美術展十佳優秀青年燈光設計師并獲燈光榮譽獎。作品有:張藝謀導演的觀念演出《對話寓言?2047》;旅游實景演出《大明屯堡》《旅順口》等;舞劇作品有《蝴蝶媽媽》
《黃道婆》《天涼好個秋》等;海南省建省30周年大型音舞詩畫《美好新海南》、海南省十九大專題文藝晚會《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等。
服裝設計:陽東霖
新銳服裝設計師,中國舞臺美術學會會員,畢業于北京舞蹈學院舞臺服裝設計專業,碩士學位,曾就職于2008奧運會開閉幕式運營中心、國家大劇院,現就職于中國歌劇舞劇院。他曾擔任2008奧運會開閉幕式、建國60周年大型音樂舞蹈史詩《復興之路》等大型活動的服裝設計工作。
音樂作曲:洛一
著名青年作曲家,音樂制作人、策劃人、歌手,北京大美山河文化藝術有限公司董事長,畢業于沈陽音樂學院,師從中國著名歌唱藝術家李谷一。他曾創作和演唱了全國第九屆少數民族運動會會歌《手牽著心連著》、全國第四屆少數民族文藝匯演主題歌《我們共同的家》等作品,被譽為青年一代新民族音樂旗手,并多次獲得國家級榮譽。
音樂作曲:馮金碩
青年作曲家,中央音樂學院作曲博士,同時也是中國國家公派美國俄勒岡大學的聯合培養博士,研究方向主要集中于計算機音樂作曲。曾擔任作曲的舞劇作品有北京舞蹈學院的《儺·情》、中央芭蕾舞團的《香蓮·賽蓮》等、電影配樂有《詭拼車》《詭捌樓》等。他的許多作品曾在2008年北京現代音樂節、2012至2017年北京國際電子音樂節等多個音樂節中上演。
造型設計:賈雷
上海世博會首席造型設計師,威利斯電影節指定中方造型師。他深入研究中華文化,是活躍在世界舞臺上為數不多的中國化妝師。曾擔任過2008年奧運會開閉幕式造型師、2010年廣州亞運會開閉幕式造型師。
主要人員介紹
納蘭性德飾演者
孫科
青年舞蹈家國家金獎獲得者
姚亮
青年舞團優秀舞者
劉敬青年舞團優秀舞者
盧氏飾演者
胡玉婷
青年舞蹈家國家金獎獲得者
張珊珊
中國歌劇舞劇院主要演員
顧貞觀飾演者
李楠
青年舞蹈家國家金獎獲得者
陳功亞洲大美青年藝術團演員
康熙飾演者
汪子涵
青年舞蹈家國家一級演員
楊峰
亞洲大美青年藝術團演員
曹寅飾演者
武帥
青年舞蹈家國家金獎獲得者
王甲滿亞洲大美青年藝術團演員
小納蘭性德飾演者
徐梓棟亞洲大美青年藝術團演員
群舞男演員:
邱嘉誠晏勇陳凱晟姚繼鵬趙智越楊慶超張家銘王子帆李智健
陳水文馬旋舒理昂
舞劇女演員:
馬瑩嬌任艷杰王藝穎彭彥雅陶卉易沙于躍朱夢琦周旗趙文毓
李詩璇賈永婧劉碧瑩尹雅萱
總策劃:張勁林
策劃:黃英苗地李成福陳靜趙萍佟志偉王建功
藝術顧問:馮雙白羅斌趙鐵春
藝術總監:郭磊
總導演:劉震
特邀朗讀者:陳鐸
編劇:程宇劉震葉宏奇
副總導演:崔睿孫冰
視覺總監:周立新
執行總編導:崔睿
總統籌:黃英劉轟
舞劇指導:胡淮北
執行副總編導:賈國柱孫躍頡
編導:賈國柱吳莎李楠武帥張珊珊
音樂作曲:洛一馮金碩
舞美設計:周立新
燈光設計:馬博
服裝設計:陽東霖
造型設計:賈雷
道具設計:王殿印
音樂助理:朱建峰
燈光師:袁野雷青山
服裝設計助理:吳少華
執行統籌:歐少琳朱峰
外聯統籌:郝麗萍
統籌:陳松柏張東旭王曉迪
宣傳:馬素芳王興輝歐少琳王曉迪
字幕管理:王曉迪
排練指導:李楠歐少琳武帥張姝汪子涵馬蛟龍孟家奎范堡斐
排練:邵俊婷郭嬌蒲宇馬瑩嬌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