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高云霄“揭秘”2019深圳新春戲曲晚會
京劇、粵劇、豫劇、晉劇、秦腔、黃梅戲等六大劇種的表演藝術家聚會鵬城,精湛演技奉獻中國戲曲饕餮大餐。
導演高云霄
■ 深圳特區報記者 劉莎莎
你方唱罷我登場,好戲連臺不停歇。2019深圳新春戲曲晚會即將于2月15、16日(農歷正月十一、十二)晚在深圳大劇院舉行。晚會云集京劇、粵劇、豫劇、晉劇、秦腔、黃梅戲六大劇種,11位梅花獎得主,可謂大牌云集、星光熠熠,是中國戲曲界的一次高水準的集體亮相。春色滿園,鵬城錦繡,深圳市民將品嘗一道中國戲曲藝術的饕餮大餐,再添新春喜氣和濃厚年味。本場晚會由中共深圳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福田區委區政府等聯合主辦。2月13日,本報記者深入臺前幕后,對2019深圳新春戲曲晚會導演高云霄進行了訪問,揭秘晚會亮點、看點。
●“傳統+時尚”激情碰撞演繹別樣精彩
戲曲專業科班出身的高云霄導演現任北京京劇院綜合業務部主任,有執導戲曲晚會的豐富經驗。2019深圳新春戲曲晚會是深圳首次在春節期間舉辦戲曲晚會,意義重大。
高云霄表示,去年11月,自己接到了晚會導演的任務,倍感榮幸的同時也頗感壓力,他說:“‘過新年,看大戲’是中國百姓的文化傳統。我們力求將傳統國粹進行精彩表達,融入創新內容的同時,讓深圳觀眾過一個‘戲味’十足的中國年,感受滿滿的中國傳統文化。晚會最后的呈現才是交答卷的時刻。希望在年輕的深圳,讓傳統與時尚碰撞,演繹出不一樣的精彩。”
一身淺色休閑西裝,京劇武生、老生行當出身的高云霄步履輕快,神情自若,他早已將晚會流程、演員走位及每個節目的細節爛熟于胸。高導介紹說,晚會分為序曲“群娃鬧春”、第一章“春風粵韻”、第二章“春蘭秋菊”、第三章“春和景明”以及尾聲“春暖花開”五個部分。其中,第三章“春和景明”特邀孟廣祿和趙葆秀兩位大家演出,可謂本場晚會最重頭的篇章。
序曲“群娃鬧春”由來自寶安區各小學的“京劇娃”擔綱。第一章“春風粵韻”主要呈現地處嶺南濱海之城深圳的地域文化特色,邀請深圳市粵劇團演出,用5個有文有武的節目串聯演繹南粵風情。第二章“春蘭秋菊”重點展示豫劇、晉劇、秦腔、黃梅戲四個劇種,由各劇種名家演繹。“深圳是一座移民城市,我希望用這個篇章表現全國戲曲向深圳集中。”高云霄說,尾聲“春暖花開”安排了兩出經典的現代戲唱段,晚會將在京歌《向未來》的演唱中結束。
●“戲曲+科技”舞美燈光助力“滿臺生輝”
除了扎實的演出內容,本臺晚會的舞美和燈光也頗值一書。
高云霄表示,他已經為這臺“新春戲曲晚會”準備有四個月的時間。他本人也于2月11日來到深圳進行最后的沖刺工作。在緊張而有序的工作日程中,大劇院裝臺、各區節目審核、和演員們溝通、燈光布景等他都親力親為,只為呈現一場精彩紛呈的晚會。13日采訪當天,高云霄也是行程滿滿,“上午去了深圳市粵劇團,下午還要去寶安。”
據悉,“2019深圳新春戲曲晚會”的舞美和燈光非常“現代化”,與戲曲界的傳統舞美迥然不同。高云霄介紹說:“今天我們正在裝臺。一塊LED主屏、三塊側屏,我們的訴求是,讓舞臺漂亮起來,讓它滿臺生輝。”高云霄表示,運用現代科技手段“改良”戲曲舞臺,體現的也是“科技之城”深圳的城市氣質。
此外,在串詞報幕方面,高導強調說,晚會報幕不會“面面俱到”,而是根據板塊來報幕 。“每個節目串在一起,有連貫性,觀眾也會看到一個嶄新的晚會現場效果。”高導還表示,較之普通晚會,戲曲晚會自有獨特之處。“像粵劇,我們就從頭至尾捋了一遍。這里我賣個關子,到時還是請觀眾朋友看節目吧。”籌備這臺晚會,高云霄覺得最困難的是節目編排。“節目單推翻了不計其數的版本。創作之初,腦海里有個框架,創作的過程就是不斷地打破既有框架,打破了還得考慮怎么圓回來。這是最難的。”
舞美設計方面,高云霄介紹說,也至少改了五六稿,“一切都是為了2月15、16日的最終呈現。深圳市民滿意,就對我們是最大的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