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的珠寶玉石硬度不一,如佩戴或保養不當,可能在表面留下劃痕。要選珠寶界的“硬漢”非鉆石莫屬,而現實中,真的不怕硬碰硬的還真沒幾個。那些珠寶需要注意它的硬度,這些珠寶應該怎樣呵護才正確?
寶石硬度
寶石里面的“硬度”不是棉花糖、水泥墻那樣的“軟硬”概念,而是寶石耐外界刮、劃、磨的能力,就是一種“耐磨性”。硬度高的寶石會磨傷硬度較低的寶石,相反則不可能。這種耐磨性決定了寶石的耐久性,硬度越高的寶石,越不容易在日常佩戴中受損。
礦物硬度代表物
摩氏硬度指寶石抵抗外來壓入、刻劃或研究研磨等機械作用的能力與其晶體結構、化學鍵、化學組成等有關。寶石的硬度可分為絕對硬度和相對硬度。絕對硬度是通過硬度儀在標準條件下測定的;相對硬度(即摩氏硬度)是與規定的標準礦物對比得出的相對刻畫硬度,是判斷寶石種類的重要條件。
地質學上有一個硬度表,以不同的礦物為代表,將硬度分為10級:有個很好記的口訣:滑石石膏方解石,熒石磷灰長石英,黃玉剛玉金剛石。
礦物硬度代表物
寶石磨損之謎
有一種說法,硬度是7的寶石才適合每天佩戴。這是依據空氣中灰塵的主要成分是石英,其硬度為7。硬度小于7 的寶石拋光面,由于經常受到空氣中灰塵的撞擊磨蝕,表面會變“毛”而失去其原有光澤度,造成一定的磨損。
其實,空氣中灰塵對寶石磨損是非常小的,可能戴上半年一年才能看出來光澤度降低,也不必緊張過度!
綠松石胸針
珠寶界那些硬度較低的寶石
青田石
青田石學名葉臘石、主要礦物成份為葉臘石和石英,共生礦物有剛玉、火鋁石、紅柱石、高嶺石和少量蘭線石、綠石等。其莫氏硬度為1-1.5,適宜雕刻,常被用為印章石或雕刻創作。
琥珀
琥珀的莫氏硬度為2-2.5,人們對琥珀的“軟”早有認知,指甲在琥珀表面輕劃都可能留下劃痕,因此,琥珀的日常養護就變得尤為重要了。
珍珠
珍珠是另一種有機寶石,其莫氏硬度為2.5-4.5,根據不同的生長環境。以及成分上的差異,造成了硬度差。珍珠不耐劃,表層的珍珠層一旦掉落,就難以彌補。在日常佩戴中,珍珠是要精心呵護的。
珊瑚
珊瑚的莫氏硬度在3-4,作為有機寶石的一種,我們最為熟悉的是紅珊瑚。其實,珊瑚的品種很多,而由于對生態保護的日益重視,珊瑚的產量也不可避免地減少,因此,珊瑚制的首飾、擺件等勢必會變得越來越緊俏。
孔雀石
孔雀石的摩氏硬度為3.5-4,是含銅的碳酸鹽礦物,屬單斜晶系。晶體形態常呈柱狀或針狀,十分稀少,通常呈隱晶鐘乳狀、塊狀、皮殼狀、結核狀和纖維狀集合體。具同心層狀、纖維放射狀結構。有綠、孔雀綠、暗綠色等。常有紋帶,絲絹光澤或玻璃光澤。孔雀石因特別的紋理常被制作成手鐲,珠子,供人佩戴,由于它的硬度不算高,因而要避免與高硬度的寶石碰撞、摩擦。
歐泊
集寶石之美于一身,在一塊歐泊石上,你可以看到紅寶石的火焰,紫水晶般的色斑,祖母綠般的綠海,五彩繽紛,渾然一體,美不勝收。然而,歐泊的莫氏硬度也只有5-6,雖說比前面說的珍珠、琥珀、珊瑚強多了,可面對自然界無處不在的石英,歐泊還是要小心些。
青金石、綠松石,這些被國人喜愛的石頭,莫氏硬度也與歐泊相當,因此,也同樣需要悉心的呵護。
綠松石
其他一些寶石的莫氏硬度:
和田玉:6~6.5
翡翠:6.5~7
坦桑石:6~7
水晶:7
碧璽、石榴石:7~8
尖晶石、托帕石:8
貓眼石:8~8.5
祖母綠:7.5~8
紅寶石、藍寶石:9
鉆石:10
保護珠寶-要分開放
莫氏硬度不同的寶石,就必須分開放置,放置硬度大的寶石對硬度小的造成磨損。同時,避高溫、避開化學試劑等,也是所有寶石養護中必須注意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