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2月26日訊 日前,山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開展農林文旅康產業融合發展試點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明確指出省人民政府決定在全省開展農林文旅康產業融合發展試點工作,是為了進一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拓展農業產業功能,提升農業經濟活力與競爭力,助力脫貧攻堅。
》》》點擊查看更多政策內容
通知明確:根據市縣資源稟賦、城鄉結構和市場化程度以及前期工作基礎,注重代表性、差異性和獨特性,選擇晉城市作為整市推進試點。其他各市各選擇1個試點縣,擇優推薦申報,原則上試點縣要與當前正在推進的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試點縣、鄉村旅游示范縣、美麗鄉村建設以及農村人居環境治理等工作有機銜接。
通知要求加強統籌規劃,突出農林文旅康深度融合發展,不斷拓展農業功能邊界。引導農民和新型經營主體念好“山海經”、唱好“林草戲”、打好“果蔬牌”,譜好農林文旅康融合發展的“交響曲”。發展多種形式的農家樂,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建設一批具有歷史、地域特點的特色旅游村鎮和鄉村旅游示范村。發展一批中醫保健、功能食品、康復療養、避暑養生、森林康養等休閑旅游、康體健身產業示范基地。打造一批田園觀光、采摘、垂釣等城郊休閑農業園區,引導公眾特別是中小學生參與農業科普和農事體驗。加強農村傳統文化保護,合理開發農業文化遺產。引進現代信息網絡技術,推動科技元素融入農林文旅康融合發展項目。
以下為通知全文:
山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關于開展農林文旅康產業融合發展試點的通知
晉政辦發〔2017〕179號
各市、縣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辦、廳、局:
近年來,我省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穩步推進,特別是一些地方在農林文旅康產業融合發展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嘗試,發展了一批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為進一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拓展農業產業功能,提升農業經濟活力與競爭力,助力脫貧攻堅,省人民政府決定在全省開展農林文旅康產業融合發展試點工作。現就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促進農業發展、農民富裕、農村繁榮為根本目的,以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為重點任務,依托我省農村豐富的歷史文化、農耕文化、自然風光、民俗民藝等資源優勢,全面強化和拓展農業加工增值功能、休閑服務功能、生態保護功能、觀光體驗功能、文化傳承功能、科普教育功能,以市場為導向,以股份制和股份合作等多種形式的合作與聯合為手段,發展一批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新動能,闖出一條具有山西特色的產業融合發展路子。
二、試點時間
2018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
三、試點范圍
根據市縣資源稟賦、城鄉結構和市場化程度以及前期工作基礎,注重代表性、差異性和獨特性,選擇晉城市作為整市推進試點。其他各市各選擇1個試點縣,擇優推薦申報,原則上試點縣要與當前正在推進的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試點縣、鄉村旅游示范縣、美麗鄉村建設以及農村人居環境治理等工作有機銜接。
四、試點任務
(一)充分挖掘農業資源優勢。依托各地區位優勢、資源稟賦、歷史文化背景等條件,深入挖掘提煉各地獨有的自然氣候、地形地貌、農田水利、民俗民風、服務設施、農家小院、國有或集體森林等資源要素,做好資源挖掘、評價,抓好優勢的互補結合,引導農民將資源優勢有效轉化為產業優勢、經濟優勢,謀劃發展一批具有地域特色、主題突出、個性鮮明的農林文旅康融合發展項目,力爭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
(二)全方位拓展農業多種功能。加強統籌規劃,突出農林文旅康深度融合發展,不斷拓展農業功能邊界。引導農民和新型經營主體念好“山海經”、唱好“林草戲”、打好“果蔬牌”,譜好農林文旅康融合發展的“交響曲”。發展多種形式的農家樂,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建設一批具有歷史、地域特點的特色旅游村鎮和鄉村旅游示范村。發展一批中醫保健、功能食品、康復療養、避暑養生、森林康養等休閑旅游、康體健身產業示范基地。打造一批田園觀光、采摘、垂釣等城郊休閑農業園區,引導公眾特別是中小學生參與農業科普和農事體驗。加強農村傳統文化保護,合理開發農業文化遺產。引進現代信息網絡技術,推動科技元素融入農林文旅康融合發展項目。
(三)不斷完善利益聯結機制。將促進農業持續穩定發展和農民務農就業增收作為根本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完善利益聯結機制,確保農民參與和受益,帶動農民持續穩定增收,實現互利共贏。要抓好新型經營主體的培育,優化農村市場環境,鼓勵各類社會資本投向農林文旅康一體化項目。要抓好以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為主要形式的合作組織創新,把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成果運用到農林文旅康項目中,科學評價農民土地、林地、房屋各類資產權的價值,按照法律法規和有關政策要求折算成股份,以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的形式組建合作經濟組織,或由村委會代行集體經濟組織的功能,取得的收益按股份分紅。
(四)保護鄉土味道鄉村風貌。緊密結合農村實際,遵循鄉村自身發展規律,充分體現農村特點,還原鄉土味道,保留鄉村風貌,留住鄉愁,留住鄉親,保護好綠水青山,實現生態可持續。要堅決走保護式開發的路子,在打造景點景觀過程中,不得破壞歷史文化遺存,不得破壞生態環境,加強對古村文化和生態環境的保護,促成鄉村文化生態、自然生態的良性互動,促進區域社會、經濟及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地、各部門要充分認識農林文旅康產業融合發展的重要性,切實加強組織領導,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既要鼓勵創新,又要把控方向,積極穩妥推進試點工作。省政府成立推進全省農林文旅康融合發展試點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省農業廳,負責專項資金的分配使用,指導督促協調各地試點工作。改革試點啟動后,各試點市縣原則上要成立領導小組,負責試點地區的工作推進。省里將建立督促檢查機制,按照試點實施的計劃進度,開展跟蹤督導,及時了解情況,定期進行評估。
(二)精心組織實施。各試點市縣要按照政府引導、農民參與、市場化運作的要求,創新建設模式、管理方式和服務手段,全面激活市場、激活要素、激活主體,充分調動參與主體的積極性。要按照全省總體布局,立足地方比較優勢,根據地方發展實際,科學編制區域整體規劃和單項規劃。規劃要本著區域集中、項目整合、資金捆綁、功能集成的原則,注重多項性和獨特性,妥善處理長遠與短期、保護與利用、政府與企業等的關系,明確開發方向、主題定位、市場定位和項目設計。要依據規劃編制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明確主導產業、實施主體、支持政策、組織保障,科學組織實施,嚴格按規劃建設,確保項目落地并取得實效。嚴禁借機違法違規占用耕地搞非農建設。
(三)加大支持力度。省直各部門要出臺支持政策,對試點工作給予支持。發展改革部門要在規劃、立項、審批等方面給予支持;國土資源部門要用好用足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閑置凋敝宅基地整治盤活利用、農村土地征收制度等有關土地制度改革試點的政策支持產業發展;林業部門要深入實施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盤活林業資產,積極參與到項目建設中;旅游發展部門要統籌整合鄉村旅游項目,規劃安排旅游線路和景點推薦工作,指導各地開展項目招商推介;衛生計生部門要積極支持項目發展;文化部門要對項目的宣傳推介給予支持。
要加大對農林文旅康融合發展的投入,省財政每年安排專項資金對試點工作予以支持。試點市縣也要加大對試點工作的投入,各地財政涉農資金整合要向農村產業融合發展項目傾斜,農村人居環境改善、美麗鄉村建設、鄉村文化旅游等各類資金也要向農村產業融合發展項目傾斜。鼓勵通過采用PPP模式、設立基金、貸款貼息等多種方式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帶動社會資本投向農村產業融合領域。
(四)總結推廣經驗。各地要從實際出發,積極穩妥推進試點工作,循序漸進、步步為營,既要形成綜合優勢,又要體現區域差異。在試點過程中,要及時總結經驗,樹立典型,實現可持續、可復制、可推廣,為全省農林文旅康產業融合發展積累經驗。
山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7年12月29日
(此件公開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