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文化產業網>工藝美術>展覽速遞>

    展覽速遞

    溫故而新——李彤師生書法篆刻作品展

    2017-12-06    來源:美術報    編輯:張警文

    本報訊辛齋11月28日,“溫故而新——李彤師生書法篆刻作品展”在坐落于寧波鄞州公園的李元攝影藝術館開幕。本次展覽由寧波市鄞州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南京藝術學院美術學院主辦。協辦單位有寧波市鄞州區書法家協會、鄞州印社、李元攝影藝術館。

    李彤現為南京藝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曾在寧波從事書法教學工作多年,目前寧波書法界具有創作實力的許多書家都是他的學生。本次展覽共展出李彤及其學生書法與篆刻作品共67件,展覽主題為“溫故而新”,意在強調在傳統經典的學習中開悟新知,在尊重書法藝術自身特質的基礎上進行藝術探求。

    李彤在序言中提到:在中國傳統藝術門類中,書法可謂“寫意之尤”了。縱然如此,書法的寫意還需依賴一定的“法度”方能落到實處。“法度”既是書法藝術之所以為書法藝術的根本,也是創作者與接受者得以溝通的橋梁,倘若沒有“法度”,不尊重“游戲規則”,一味地自詡個性與創新,那么書法作品要么是自說自話的獨白,要么是異想天開的囈語。也許個性是“個性”了,創新也“創新”了,但好不好、是不是書法,倒要打個問號了。劉勰云:“統緒失宗,辭味必亂。”此雖言文學,然書法又何嘗不是如此?因此,書法藝術要想真正得到發展,當務之急不是標新立異和超越傳統,而是要守住底線,堅守中國書法的文化品性,讓書法不至于“創新”到讓人看不懂,甚至讓人不相信這是書法的地步。

    學習書法首先當對傳統經典心生敬畏,惟此方能尋繹和理解書道之法。書法的個性和創新是建立在對書法傳統的認同和具有個性化的再闡釋基礎上的,然而,即便再個性化的理解和闡釋也不能拋棄和無視書法藝術的中國文化品性,或割裂個體化人格精神與普遍人格精神之間的關系,否則“書將不書”。我們強調步武先賢的重要性,并不意味著主張亦步亦趨的鸚鵡學舌,而是強調在傳統經典的學習中開悟新知,在尊重書法藝術自身特質的基礎上進行藝術探求,正所謂“溫故而新”。

    寧波自古人文淵藪,鄞州更是“中國書法之鄉”。李彤攜諸研究生及部分在鄞學棣,作師生書法匯報展,顏其名曰“溫故而新”,以求教于方家志士。

    亚洲国产成人在人网站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