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文化產業網>工藝美術>藝術人物>

    藝術人物

    搜妙創真王復才

    2017-11-30    來源:美術報    編輯:張警文

    有科學家研究說生命首先是從海洋開始的,“滄海桑田”,地質運動的神奇莫測,讓人類對大自然充滿了敬畏與幻想。海洋生物、海底世界的豐富精彩是占了地球面積三分之二以上的遼闊海洋對人類的最大吸引,包括海洋的漩流潮汐、冷熱咸澀、島礁沙灘等催生了人類對她的圖騰膜拜。蔚藍色的海洋文明在人類社會的初始階段及至今天均扮演了無可替代的核心角色,一定意義上說,沒有海洋文明,就沒有璀璨偉岸的人類文明之燈的光耀千秋,特別是科技文明主要也是從海洋文明的光環之中盜取火種的,所以,看看大海,到海邊走走,是人類必須完成的一個規定動作,“海闊憑魚躍,天空任鳥飛”,海天一色,海天一體,海天無極。能生長于海邊的人是幸福的,能目睹海上日出、海上歸帆、海上風景的人的胸襟是寬廣的,能描繪海上瑰麗雄壯景致的不是詩人,便是藝術家。

    王復才便是一個住海、學海又畫海的厚道“海派”藝術家。他的“海派”是有大海的氣度、有大海的敦實、有大海的隱忍、有大海的堅守、有大海的理想。他把繪畫當作人生征途的甜蜜港灣,由此觀察世事萬象,人物、花鳥、山水、城市、農村、海島,處處生活,生活處處,無不是畫,無不可入畫,幾十年如一日筆耕不止、道法無常。他是樸素的海的兒子,盡管天分不高,卻異常投入勤勉,晨燈夜火,不離不棄于畫案書桌,贏得眾多熟悉他的師友們的由衷贊賞。中國美院著名山水畫家孔仲起(已故)、童中燾、吳山明一直對他厚愛有加,題詞作序,有求必應,非獨揚譽其畫,更對當今尚存王復才這樣忠心于藝、不求聞達、訥言謙卑的“小人物”藝術家表示同情與肯定。文脈的傳承、藝術的傳承更應該著眼于一枝一葉的地方鄉賢,王復才盤坐寧波北侖港,他的“小人物,大手筆”的畫多少影響著當地畫畫后進,哪怕是一粒星火的傳播也會熊熊燃燒。“北侖,有個王復才。”畫家有了這樣的知名度便不寂寞了,總是面帶笑容、講話和平的王復才畫有口碑,人有口碑,引孔仲起一段評論:“王復才是我教過的眾多學生之一,上世紀70年代初畢業于浙江美院中國畫系。悠忽三十余載,一直默默耕耘在中國書畫這塊園地里,在組織輔導群眾美術書法工作的同時堅持自己的學業,各方請教,轉益多師,不斷加強文理修養,堅持書畫創作,作品多次入展全國比賽并獲獎。近來見到他的山水畫作品,又有一種新鮮感和成熟感,使人刮目相看,在平凡中見到他不平凡的一面。”

    王復才山水畫的畫路包容開放,很會畫,而主要是山海潮,形成了個人意味的“山海潮經”。他的為人較為平靜,他筆下的海風、碧浪、沙灘、石壁、翔鳥、競帆及至海市蜃樓等則搜妙創真,洋溢著一片熱烈之色、之氣、之魂,他用海之眼去捕捉一切與海相關的場景元素,海的陰陽四季晨昏晴雨皆予以幽明渾茫的筆墨變化,“用網紋皺法把自然界千年風化的山石和沒骨法的海浪表現得十分充實壯美”,除了中國筆墨功夫,王復才還添加進了水彩畫的技法,線塊面以及色彩并舉,滿構圖中飽含畫理的虛實疏密,古典又現代、清新又和諧,于諸多海景畫畫家中脫穎而出,允是寧波海景畫家的代表之一。

    無限海景匯筆底——祝王復才先生“海上生明月”,“風濤躍紅日”,是為贊。

    亚洲国产成人在人网站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