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飛速發展的背景下,我們直面如何深入推動我國視覺藝術教育發展的課題。由于我國在視覺藝術教育方面的學術研究基礎比較薄弱,近期一些國外經驗的介紹也未能真正揭示出國際視覺藝術教育改革與學生21世紀技能發展的密切關聯,因此,教師們對如何實現高品質的視覺藝術課程與優質教學感到困惑,難以把握進一步前進的方向。
從“美術課程”到“視覺藝術教育”
創意思維是指以新穎獨特的思維活動揭示客觀事物本質及內在聯系并指引人去獲得對問題的新的解釋,從而產生前所未有的思維成果。它給人帶來新的具有社會意義的成果,是一個人智力水平高度發展的產物。創意思維與創造性活動相關聯,是多種思維活動的統一,發散思維和靈感在其中起重要作用。創意思維一般經歷準備期,醞釀期,豁朗期和驗證期四個階段。
我國現行的中小學美術課程內容,既包括純粹藝術(繪畫、雕塑、書法、篆刻),也包括實用藝術(工藝和設計)等。根據國務院學位委員會2011年公布的《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學科目錄》,美術學、設計學并列為藝術學一級學科。換言之,“美術學”不再包括“設計學”在內。在高等院校中,美術學和設計學已經分離。如果中小學仍然采用“美術課程”的稱謂,其內容又涉及設計學科的話,容易產生概念混淆,不利于中小學生對美術學科和設計學科的認識與理解。
總之,學科發展順應社會的發展,學校教育理應跟上時代的步伐,視覺藝術教育的提法對應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學科發展的趨勢,涵蓋不斷出現的新門類,具有包容性與前瞻性。因此,本研究采用“視覺藝術教育”的稱謂。
20世紀90年代以來,國際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歐盟(EU)等國際組織先后開展關于核心素養的研究,美國、英國、法國、德國、芬蘭、新加坡等國積極制定核心素養框架,其中包括對藝術素養的研究。美國提出的21世紀技能(簡稱6C)包括:創造力與想象能力(Creativityandimagination)、批判性思維與問題解決能力(Criticalthinkingandproblemsolving)、溝通(Communication)、合作(Collaboration)、品質教育(Charactereducation)、公民的權利與義務(Citizenship)。
21世紀的學校應該教會學生掌握并運用理解和解決真實世界各種挑戰的21世紀技能。在培養21世紀技能的教育中,視覺藝術教育承擔不可或缺的重要任務,為全體學生提供發展21世紀技能的機會。
視覺藝術教育的優先目標是發展學生的創意思維
世界經濟論壇(WEF)總裁克勞斯·施瓦布(KlausSchwab)指出:“技術革命帶來的急劇社會與經濟變化將導致職業的概念發生根本性改變”,“各國若想避免出現大規模失業等最壞的情況,比起向學生傳授可能被機器人取代的單純技術,更應該設法通過教育和訓練提高學生的創造力和高度的問題解決能力”。
為迎接人工智能的挑戰,視覺藝術教育必須開啟新的變革。對藝術教育的首要辯護應當是藝術的內在價值以及它們開發的相關技能和重要的思維習慣。藝術教育存在的意義在于藝術思維習慣的獲取,這是經合組織國家課程中藝術教育當前的優先目標。這里的藝術思維習慣不僅指對手藝和技巧的掌握,還包括諸如仔細觀察、想象、探索、堅毅、表達、合作和反思等能力,比如藝術中開發的思維和創造力以及社交和行為能力。相對于科學和其他文化課程,藝術容許存在不同的理解方式。因為藝術是一個沒有絕對正確或絕對錯誤答案的領域,它使得學生可以自由探索和嘗試,還促人內省,讓人發現自身存在的意義。
因此,在視覺藝術教育目標群中,我們確定創意思維是視覺藝術教育優先發展的目標,由此提出“開展以創意思維為核心的視覺藝術教育,青少年經歷具有挑戰性的高品質視覺藝術課程的學習,獲得在21世紀中生存、學習、工作并為社會發展、實現全球共同利益作貢獻所必備的視覺藝術素養”的觀點。
以創意思維為核心的視覺藝術單元課程開發與教學實踐
綜覽近幾年的中小學美術課堂教學,我們發現一些美術教師已超越教科書的局限,教學設計注重發揮自己的創意,并付諸于教學實踐中。但從學生學習的角度來看,一些美術課堂教學僅僅局限于教師的創意,并沒有真正激發起學生的創意。換言之,美術教師扮演著藝術家的角色,每位學生只是“藝術家”作品中一部分,為完成教師的作品而努力。這是值得引起充分注意的現象。
在此,筆者闡述華東師范大學美術教育專業本科生教育實習的典型案例,提出以創意思維為核心的視覺藝術單元課程開發與教學實踐的具體可行的方法。
以石庫門文化為主題的繪本創作:2016年9月-11月,華東師范大學美術教育專業本科生謝伊寧在上海市中遠實驗學校教育實習期間,開發了以石庫門文化為主題的繪本創作單元課程,并進行了教學實踐。這一單元課程由鑒賞課、博物館探究課、劇本編寫課、人物及場景造型課、展示評價課組成。作為“綜合·探索”學習領域的課程,謝伊寧認為合作學習是課堂教學中運用的重要學習策略。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初次嘗試繪本創作,小組內進行合理分工,充分發揮個人的特長,共同完成了繪本劇本編寫以及繪制十幾頁有故事連貫性的畫面。每組最后呈現出來的繪本在故事和畫面的創意以及表現力等方面都很精彩。
這一單元課程的教學效果顯著,學生在合作學習中發揮創意,提高了寫作能力、造型能力、繪本制作技能以及合作創新能力、展示發表能力等21世紀技能,激發起熱愛上海的情感,并獲得了對上海文化的認同感。
(作者為華東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博導,全文有刪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