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文化產業網>工藝美術>拍賣動態>

    拍賣動態

    榮寶2017秋拍亮點,豈容錯過?(當代部分)

    2017-11-24    來源:99藝術網    編輯:張警文

    北京榮寶2017年秋季拍賣會將于11月30日在北京富力萬麗酒店拉開帷幕,今日我們來著眼當代部分的亮點之作。

    朱德群

    朱德群 構圖 65×50cm 紙本 水彩 1976年

    朱德群構圖65×50cm紙本水彩1976年

    朱德群《構圖》色系沉穩、筆力沉厚,蜿蜒流暢的線條,色彩與筆觸的交織,創造出宣泄而下的幽微光線,使作品充滿了律動與節奏感。畫中的畫境已達到中國畫中所謂的氣韻生動、山水意趣。中國書法中的線條變得更為抽象,半透明的色塊組合堆疊也更加繁復,展現中國山水無限的空間感。

    英國牛津大學教授蘇利文曾問過朱德群創作時的感覺,朱德群答道:“看畫和繪畫,覺得在聆聽宇宙的天籟。”這個“宇宙天籟”是什么?他在院士加冕的演說中說:“我是一個漢家子弟,可我一直在追求將西方的傳統色彩與西方抽象畫中的自由形態,用中國的陰陽和合的精神鍵組合成新的畫種。在形而上方面,我在追求新的人文精神,將陽的宇宙和陰的人類描繪成共同進化的二元和合之體。”

    羅中立?阿壩風情 79×107cm 布面油畫 1987年

    羅中立?阿壩風情79×107cm布面油畫1987年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繼“傷痕”美術之后,逐漸復蘇的中國畫壇上涌現出“鄉土現實主義”的新風。藝術家的目光不約而同地聚焦于鄉村,以及帶有原始色彩的少數民族聚居地。他們在那里找到了素樸而未經污染的人性,找到了渾然天成的生機,找到了隱退已久的風景,找到了真正的自我。于是,像羅中立的《父親》、陳丹青的《西藏組畫》、何多苓的《春風已經蘇醒》等佳作接二連三地誕生。

    羅中立的這幅以藏族牧民為表現對象的《阿壩風情》,正是這一探索階段的典型作品。人物與背景的刻畫依然具有超級寫實主義的精致,但已呈現出一種傾向簡潔概括的風格,尤其是在草地上出現的繁復而富于肌理感的短線和以及天空、馬、牧人鮮明的色塊處理,在他后來的作品中反復出現。畫面的場景設置、人物表現以及冷暖調子對比等,顯得懷舊、憂傷、唯美,帶著八十年代鄉土現實主義的米勒或懷斯風。同時,可以看出,新的因素也正在醞釀。

    ?

    羅中立 過河系列色稿之一 布面油畫?2009年

    羅中立過河系列色稿之一布面油畫?2009年

    同時,此次上拍2009年所作的“過河系列”,將過去的農民鄉土素材與特征,轉化為半抽象性的粗獷線條與奇麗色彩表達,讓過去寫實性的艱苦農民形象成為歷史鉤沈,而將豐富多元的常民藝術養分注入農民題材。

    龐茂琨

    龐茂琨 巧合之四 布面油畫 200×160cm 2010年作

    龐茂琨巧合之四布面油畫200×160cm2010年作

    多年來,龐茂琨一直堅持探索古典油畫語言在當代文化情境的表達與呈現,將個人的藝術創作熔鑄在當下社會現實之中,他總是以凝視的視角來描述現實本身,原本靜穆的古典畫風也被他賦予了一種別樣于日常的陌生感和距離感,而這樣的藝術氣質不僅僅代表著個人化風格的建構與完整,更能由此衍生出油畫藝術在當代藝術中的價值和意義。

    劉慶和

    劉慶和  無題 50×70cm 紙本彩墨  2010年作

    劉慶和無題50×70cm紙本彩墨2010年作

    劉慶和畫了大量的都市女郎。這些年輕女性眼神深邃,表情憂郁,從不微笑,甚至有些惶恐和迷茫。她們好像對一切都失去了興趣。她們很多的背景有水,或者在水邊,或者在水中,或者在看水,或者在戲水。如果沒有水的話,就是單純的沒有背景的肖像——這是既不置身于廣闊的大地,也不置身封閉的室內的肖像。

    郭偉

    郭偉 故事待定 105×150cm  布面丙烯  2013年作

    郭偉故事待定105×150cm布面丙烯2013年作

    郭偉的藝術展示了一種不同于以往的對于常態的生活關注。詩人鐘鳴曾將他的作品定義為一種“極平凡的現象和感受”的進行描寫的“風俗畫”。

    在郭偉的作品中,我們發現藝術家并不是要“描繪”出一個場景給我們看,而是要“指”出一個場景給我們看,讓我們對生活場景的觀看慢一些,慢一些,再慢一些。畫面中諸如蚊子、飛蛾、乃至貫穿始終的劃痕這些人為的細節也都是在這樣一個背景下開始具有寓言性特征的。

    賈藹力

    賈藹力?無題 布面油畫?2007年220×300cm

    賈藹力?無題布面油畫?2007年220×300cm

    繪畫中的“崇高感”在賈藹力平行式的構圖中展現。他將取至不同時空的片斷匯融成一種靜默卻又極具爆發感的場景,再現出人類正處于環境和精神的荒原,以及對救贖渴望和希望的向往。十八世紀德國哲學家康德認為“崇高”包含美學經驗的兩面,亦即負面的喜歡,并且認為“崇高”的體驗與理性優越的習慣相關。賈藹力曾述說:“我能感受到,裹挾著我們的歷史正在緩慢度過他的更年期,接下來是遲暮的平靜,還是幸福的新生?”藝術家以一種浪漫主義的基調,將對現實存在的消耗感,對人類狀況局限性的哀婉,通過敘事及反敘事的方法呈現于觀者:在現實的混亂中自我的追尋,在記憶里尋找純真的信念與真實,在對未來的期待中得以安慰及感悟。

    部分書畫作品亮點:

    李可染  井岡山主峰圖

    李可染井岡山主峰圖

    設色紙本立軸

    124×69cm

    齊白石  一帆風順   1924年作

    齊白石一帆風順1924年作

    設色紙本立軸

    131×24cm

    傅抱石  高仕觀瀑

    傅抱石高仕觀瀑

    設色紙本立軸

    108×61.2cm

    亚洲国产成人在人网站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