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上海訊龔芳儀日前,“他她它|一個人的故事——20世紀大師藝術作品薈萃”展覽在上海杜若云章畫廊舉行。20世紀英國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威廉·薩默塞特·毛姆在1945年應美國《紅書》之邀寫下了文學評論界的著作《巨匠與杰作》。席間列舉并點評了毛姆心中世界十佳小說。這是一本關于作者(他/她)和其作品(它)的書。當然連毛姆自己也承認“我所列的書單極為武斷”。所謂世界之最是根據每個人不同的心境和環境所產生的。同樣以藝術為源頭的繪畫其實也是如此。這個世界在19世紀末期便被人們按下了快進鍵,從建筑、雕塑到繪畫都有著翻天覆地的革新。不過不論時光如何變化,關于他、她、它的故事依舊在上演。此番杜若云章畫廊在自己的冊子上列下了幾位20世紀的杰出藝術家,從莫里斯、米羅、布菲到趙無極、丁雄泉、草間彌生等。自此,續寫了關于他、她、它的故事。
出生于1928年的貝爾納·布菲是法國現實主義名家。年僅20歲(1948年)就加入了反抽象藝術團體,并且終其一生都堅持“新現實主義風格”的繪畫創作。他選擇用具象的黑色線條和戲劇性的畫面去描寫一個“現實主義者”內心的痛苦。他筆下的小丑有一種特殊的吸引力。從單人(小丑)畫像中看:濃重厚實的油彩,漆黑而密實的線條,密不透風地困住一切與快樂有關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