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沁園春·雪》趙萬和作
陶淵明《四時》趙萬和作
中國書法藝術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然而,以一個人的名字來命名一種書體,在當今中國書法界并不多見,中國書畫研究院副院長、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趙萬和的“萬和字”名揚海內外。“萬和字”清新靈動兼具灑脫豪放,尤其注重筆墨與文字的統一。字如其人,“萬和字”的創立者趙萬和,既將中國書法的形體神韻展現得淋漓盡致,更將中國文化的精神傳承發揚,為弘揚中國傳統文化,促進書畫交流,推動中華文化的健康繁榮發展而奮斗不息,他的書法藝術之路,彰顯著德藝雙馨的大家風范與心系祖國的赤子情懷。
藝術之路
筆墨寫風流藝眼看世界
說趙萬和是位才氣與激情、實力與學識并舉的書法家,一點也不為過。而從一位著名學府的工科高才生,到名聞遐邇的書法大家,對于趙萬和而言,除了天賦之外,更多的來自勤奮執著的歷練。的確,書法藝術早已深深融入他的生命之中。
上世紀50年代末,趙萬和出生于江蘇高郵的一個書香門第。“我愛好書法,現在細想起來,也許是家學傳承的關系吧。”采訪中得知,因其伯父在新中國成立前曾是私塾先生,寫得一手好字,趙萬和6歲時他便得到伯父的啟蒙,以水為墨,用方磚作紙練習大字,寫的時間長了,慢慢地就看到了進步。有了成就感,他一下子就對書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童年與書法結緣,青年時期的趙萬和卻選擇了另一條人生軌跡。成績優異的他在無數人羨慕的眼光中,考入歷史悠久、享有盛譽的中國著名高等學府同濟大學,主修建筑設計專業。成為一名工科生,但他一直沒有放棄自己摯愛的書法,而是努力尋找書法筆墨和建筑藝術的契合點。早在上世紀80年代初,他就獲得上海市大學生書法比賽“一等獎”,成為大學書法協會會長。同時,他還得到了同濟大學教授、著名古建園林專家、詩書畫家陳從周先生的厚愛和指教。他的才華天賦與虛心謙和、勤奮自勉讓陳先生極為贊許。而趙萬和并不以此為滿足,更加刻苦鉆研,書法造詣不斷精進。
上世紀90年代,江蘇高郵籍的著名作家汪曾祺最后一次回高郵時,曾面對一批書畫界晚生這樣評述趙萬和的書法:“從不同年代的‘萬和字’中,可以看到一種從稚嫩走向老練,從工整走向靈動的軌跡。在當前喧囂時代,心性卻趨于古典,努力尋找自家筆墨和建筑藝術的契合點,這是‘萬和字’生命力之所在。”由此,“萬和字”應運而生,不脛而走。著名文化學者、書法家歐陽中石先生評價“萬和字”稱:“趙萬和是位才氣與激情、實力與學識并舉的書法家,他的書法根植于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入領悟,墨妙字精、章法流暢,氣息雅靜、灑脫豪放,有游龍驚鴻之態、騰蛟起鳳之氣勢,尤其注重筆墨功力與文字緯度的統一結合。”
中國書法家協會黨組副書記兼秘書長陳洪武也對他的作品給出了這樣的評價:“他的作品將我們中國人的一種偉大文化追求表達了出來,盡管沒有那么強悍,但是依然有一種靈氣,依然有一種豪邁,我想這也體現了書法家對于書法藝術的理解和胸襟。”
趙萬和認為,書法首先必須忠實傳統。中國書法歷史悠久,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態,不同的風貌反映出各個時代的特征,因此書法要有生命力,必須要忠實地繼承傳統,學習古代大家經典,在長期的臨貼過程中琢磨名家書寫的技巧方法和本質規律,將其特點融入運筆過程中,變成自己的手法,并且要把臨帖作為學書的終身課題。沒有傳統的書法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其次要雅俗共賞。因為書法藝術是要給人們看的,因此要讓人們看得賞心悅目才行。雅,不會有人反對,但曲高和寡,不能閉門自吹自擂,要虛心聽取各方意見。俗,是大眾能接受、能喜歡,不是庸俗,更不是惡俗。既俗又雅,這是完美價值觀的取向,要想達到不容易,難度大、標準高,需努力開拓,不斷進取,傾其畢生精力奮力追求。再次要氣息平和。氣息是書法作品表現的格調和精神,平和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中庸之美。莊子曰:“水靜則明燭須眉,平中準,大匠取法焉。”要達到氣息平和,必須修養平和的心態,虛心的襟懷,高潔的品行。只有心靜如水、依物隨形,才能達到人品與書品的輝映,寫出的作品才能氣韻生動平和,蘊含豐富、出神入化。和諧統一,符合中國書法的主流審美,作品應當讓人感到美、順眼、舒服。正是如此,趙萬和的書法創作不喜歡過分張揚、刻意安排和太露鋒芒,而是希望達到不求奇自奇、不弄巧自巧,看似尋常最奇特的自然效果。
幾十年來,趙萬和雖忙于工作,卻始終筆耕不輟,他較好地以宋“意”和晉“韻”琢磨他的“萬和字”,遍學“二王”“李”“趙”以及漢魏碑刻,尋拜名師指授,廣交書友,切磋技藝。他尤其熱衷于研習古典詩詞,對哲學、古典文學、詩詞歌賦等廣泛涉獵,特別是對老莊經典和李杜詩篇更是日不離手,從中廣泛汲取養料,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從而使其字增強了“字外功”。由于他多年的挹古揚今,宗法古人,不斷進取,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書法風貌。他的行書用筆講究,結字正欹互生,形態端麗遒美,婉暢多姿,書來不疾不緩,亦疾亦緩。而他的草書揮灑自如,收放有方,舒展有致,繚繞酣暢,自然天成,有悠閑妍美之風范、一瀉千里之氣勢,令人眼睛為之一亮。在他的作品中透露著古人的氣息,也能見時人之精神。
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外大型書法展覽并在各類專業報刊發表、入選國內外數十種辭書,有多幅作品先后被全國政協、中央黨校、中紀委、中國駐外總領事館和各大博物館、圖書館及園林名勝等永久珍藏或勒石。2011年作為人物詞條入選由文物出版社出版的《中國當代書法史》;2012年其作品圖片被中國郵政《中國郵冊》收錄,制作成有國家名片之譽的郵票和電話卡出版發行。
2013年,在全球華人共同祝賀新中國成立64周年之際,“趙萬和翰墨清風書法展”在全國政協陽光廳成功舉辦。全國政協原副主席、政協書畫室主任張思卿,中國文聯副主席、全國政協科教文委副主任陳曉光,國家商務部原副部長、中國商會會長何濟海,國防大學基礎系原主任畢泗振,齊白石研究院副院長齊秉正,揚州市政協副主席王克勝,高郵市市長方桂林等出席并參觀展覽。2015年,他的作品在“中國當代書畫名家邀請展”展出……多年來,他先后出版了《趙萬和書法》《趙萬和書古詩百首》《趙萬和書法藝術鑒賞》等,與吳冠中、啟功、范曾、沈鵬、劉大為、張海等出版作品合集多部,多次接受《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新民晚報》、旅游衛視、廣東衛視、江蘇衛視等媒體藝術欄目的專題采訪并向海內外播出。
今年5月20日,為深入貫徹落實文代會習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展示中華文化魅力,推動文化繁榮發展,促進藝術交流,“2017年春季——當代書畫名家邀請展暨趙萬和書法展”在北京保利國際會展中心隆重開幕。書法展所展出的趙萬和20多件精品,楷行草諸體兼備,其中有八尺巨制,也有四尺整幅和對聯、斗方等,內容豐富,形式多樣,較全面地反映了趙萬和古樸典雅、清逸俊朗而又時出新意的書法風貌。趙萬和書法從傳統入手,形成了自己的筆墨語言,他不斷消化與吸收民族文化的營養,每一幅作品都顯示出他深厚的傳統歷史文化底蘊,體現了他追求美感追求精神境界的風范,得到觀展書畫愛好者的高度好評和贊譽。
談及藝術之路,趙萬和無限感慨,他說:“我們的學養和書法水平比起古代經典相差太遠,對照時代要求還有差距,我感到追求書法藝術之路還很漫長,因此我還要不斷地學習探索、創新、豐富,提高自己的綜合水平,努力把我國的傳統書法藝術繼承并發揚光大,這將是我的終身課題。”
文化使者
以文字之美展中華風采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盛,總是以文化興盛為支撐的。沒有文明的繼承和發展,沒有文化的弘揚和繁榮,就沒有中國夢的實現。書法是中華民族的國粹,在傳承發揚文化瑰寶的進程中,讓年輕一代不忘傳統,成為書法藝術薪火相傳的接力者;更讓濃縮中國文化精髓的書法藝術走出國門,成為架構中外友誼的橋梁。趙萬和始終以文化使者的擔當,將書法藝術融入一次次文化之旅中。
在采訪中,趙萬和數次提到這樣一句話:書法人應有社會責任意識。他如此說,也如此做。多年來,他每年參加或牽頭組織的送春聯下農村、到企業、進軍營等活動不計其數,既促進了城鄉文化交流,豐富了基層文化生活,同時也作為人民代表與人民群眾的聯系橋梁,促進了社會和諧。熱心公益的他活動不斷,積極參加書法進校園、愛心作品捐贈、廉政文化建設、民主法制建設、人大制度宣傳、地方好人宣傳及書畫展覽交流活動等。從上世紀90年代初,他還自費聯合有關單位在每年“六一”舉辦一次“萬和杯”少兒書畫大賽,對年輕一代書畫愛好者的成長和地方書畫事業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多年來,他先后擔任中國書畫函大、中國老年大學及師范院校兼職書法教學工作,培養出一批優秀書法藝術人才。
2016年5月,應南京財經大學邀請,趙萬和走進沐德學苑大課堂,講授“中國傳統文化與書法之美”。活動當天,學校第四報告廳全場座無虛席,面對500多名大學生,他從“漢字的形成與結構”“中國書法與傳統文化”“中國書法藝術的魅力”以及書法藝術創作手法和如何學習書法等方面侃侃而談,充分調動大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書法的學習興趣,一時間,書法大熱大學校園。同年6月,南京工業大學首屆校友返校日/周系列活動之“校友大講堂”——趙萬和校友報告會舉行。重返母校,趙萬和在會上作了題為“傳統文化與書法之美”的主題報告。他從漢字、傳統文化、書法等三個角度娓娓道出書法之美,與會者跟隨著趙萬和的思路,從古走到今,追尋幾千年書法發展的軌跡,回望漢字的萌芽、形成及傳承。
在趙萬和看來,習練書法不僅有助于傳承中國傳統文化,同時,對個人的生活、自身的發展也是相當有裨益的。他認為,老年人學書法有益于健康長壽,成年人學書法有利于提升修養,孩子們學書法有利于身心健康和培養良好的學習態度,大學生學習書法有利于塑造自身品質。
書畫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也是中國文化的突出標志,更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一名書法藝術家,趙萬和時刻不忘記自身所擔負的文化使者的重任。2014年11月15日,在習近平總書記出訪澳大利亞前夕,中澳文化交流書畫精品展在澳大利亞珀斯開幕,應邀出席中澳文化交流活動的趙萬和與他的書法作品在為期兩天的巡展中好評如潮。在澳洲交流期間,趙萬和等書畫藝術家還受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珀斯總領事館總領事黃親國的親切會見,趙萬和現場書贈“中國夢”書法作品,并與澳大利亞的文化名流開展了廣泛的文化交流活動。
2015年,應韓國東北亞崔致遠研究會的邀請,趙萬和隨中國崔致遠學術交流團成員訪問韓國。在為期5天的訪問中,代表團應邀出席了崔致遠學術研討會和中韓紀念崔致遠書畫展首爾開幕式,韓國國會議員崔載千、金寬永和韓國文化部副部長金鐘親切會見著名書法家趙萬和一行。代表團一行還走訪了中國駐韓中國文化院、韓國世宗市、群山市、慶州市、義城郡等,期間得到了中韓文化交流協會會長曲歡、群山市市長文東信及慶州市市長崔良植等熱情接待,并分別進行了廣泛互動的文化交流活動,中國文化再一次走出國門,擴大了中國文化的國際影響力,“萬和字”成為架設中韓友誼的新橋梁。
癡情于書法之路的探索,執著于文化傳承的付出。人們常說,風格即人格,心正筆則正。趙萬和的“萬和字”精彩絕倫,他謙和率真的超俗之境界同樣值得稱道。讓越來越多的人了解書法、愛上書法,讓書法內在的優秀傳統文化擁有百花齊放的根基,助力中國夢的文化篇章輝煌不斷,趙萬和將恪守信仰,一路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