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富比香港2017秋拍“俊雅清凝—樂從堂藏宋瓷粹珍”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槌,本場共15件精品上拍。其中,臺北鴻禧美術館舊藏北宋汝窯天青釉洗以咨詢價形式上拍,8000萬港幣起拍,經過多次激烈競價,最終以2.6億港幣落槌。汝窯于北宋晚期(960—1127)專為宮廷燒制御用瓷器,居宋代五大名窯之首。而北宋晚期御瓷汝官窯造于河南汝州,今寶豐縣,近千年來地位至高,實為神品。據學者研究,汝官窯之燒造時間極短,普遍認為或只二十載,故其器殊不易得。此汝窯筆洗,釉如凝脂,天青猶翠,冰裂瑩澈,器型巧致雅絕,底見三芝麻花細小支釘,為臺北鴻禧美術館舊藏,通器臻善,幾近完美,當屬汝官瓷之范。與南宋杭州官窯瓷相異,汝瓷特征極為明確,其釉色仍有多樣變化,一如香港蘇富比(微博)2012年2.0786億港幣成交的北宋汝窯天青釉葵花洗,亦有瑩亮晶透,青翠泛藍,細披冰裂開片紋者。
?據傳世名錄可見,汝窯從未大規模燒制,同一器形往往僅見一、二例,造形簡素則尺寸各異,底作三或五顆支釘等。汝瓷采立燒,且各器制于獨立匣缽中,更使空間局促。窯匠小心翼翼于窯具上平衡泥坯,以三或五顆細小支釘支撐全器,困難重重,燒造成功者遂少。汝瓷多需二次入窯,先素燒,復釉燒。釉面開片紋乃出窯冷卻時,釉與胎身之收縮速度不同所致,起因偶然,卻成汝瓷特色。燒成如同天然寶石結晶般閃爍迷人之冰裂釉色,卻仍需天時地利,非人為可控制。值得一提的是,乾隆帝對汝瓷賦詩詠嘆,且命宮中匠人鐫文于器,致使汝瓷名氣更勝從前。傳世汝瓷八十七件中,二十二件刻有其御題詩。高宗略欠明辨汝瓷之識,時有錯認,更曾誤將先父在位時仿汝器以為宋時真品,鐫詩詠贊。現今,汝窯存世之品不足百件,私人收藏的傳世汝窯亦僅四件,彌足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