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文化產業網>工藝美術>知識小百科>

    知識小百科

    油畫教學基礎和創作如何對接

    2017-11-02    來源:美術報    編輯:麥上明

    ■本報記者黃俊嫻

    自2011年,魯迅美術學院油畫系和中國重點美術院校油畫系共同簽署了《中國高等美術院校油畫學術聯盟倡議書》以來,作為中國高等美術院校油畫聯盟的一員,為了進一步加強交流與溝通,提高中國各大美術學院的油畫藝術影響力,“敘·事——中國重點美術院校油畫教學聯展”開幕下午,召開了2017年油畫系聯盟教學會議,以近年來各大美院油畫系教學中關注的問題為重點開展研討與交流。

    教學和創作矛盾日益凸顯

    中央美院石煜老師提出基礎教學和創作之間,越來越有矛盾和沖突,過去以往的訓練和創作的效果在學生當中出現矛盾和問題。央美是以畫室為單位的結構,各個主任在一起,綜合了近年的觀點和看法,梳理出了一些課程:色彩、構圖和解剖、透視等,組成油畫系的幾門課程。同時,央美也一直在研討基礎教育和創作之間的對接方式,因為教師隊伍也面臨同樣的問題,為此他們正在教學上進行一些嘗試。中國美院趙軍老師提到在寫生問題里的三個概念,寫生、寫實和寫真,以及畫家把如何畫的問題轉化成如何看的問題。同時,在研究方向上也提出了幾個重要的問題,如觀看問題和表現語言的問題,藝術思想和創作的問題,包括社會學和人類行為學直接融入藝術創作中。

    據天津美院段曉剛老師介紹,天津美院油畫系一直在積極開展教學改革,加大實驗課程的力度,為的是啟發學生有真實的認知和感覺,能夠有獨立思考的能力,使學生從多樣的外在形式里擺脫出來,更加注重自己個性的發展。西安美院此次送展的是油畫系二年級嚴格遵守規律訓練的課程作業。西安美院陳君魏老師提出在體系教學中的套路應該如何面對,在教學中他感受到學生課堂作業和個人藝術作品無法很好地轉換和對接。據四川美院劉曉曦老師介紹,川美油畫系是以創作帶動教學,以展覽帶動課程,油畫系分為兩個教研室,油畫教研室和創作教研室。

    美院培養什么樣的人才

    廣州美院范勃教授作為油畫系主任,提出無論是視覺訓練、材料訓練或者技術訓練,只有真正地呈現在藝術的表達當中,才能夠更開拓地把學生思維打開。如何在現有教學體系和框架中,為學生簡化思想,真正培養創造性人才,才是當下討論油畫教學的核心所在。圍繞美術學院到底在培養什么樣的人才?湖北美院徐文濤老師提出在教學過程中是不是要更多地關注如何去思考,在語言和藝術上面解決一些新問題。在教學過程中,湖北美院油畫系把藝術史加入課程,讓學生了解到當代藝術生態。為學生搭建一個平臺,把學生的藝術作品和社會進行對接。他認為,對學生的培養能力不光是在繪畫的能力方面,而是一個綜合的組織能力,在教學中同時培養學生的文字組織能力和演講能力,這是對現代藝術家的一種要求和鍛煉。

    學生畢業后如何與社會對接

    清華美院付斌老師提出清華美院的油畫教學也是限制和優勢并存,首先是招生人數少,導致該校畢業生少,致使影響力慢慢變弱。有優勢的方面,是清華美院以清華大學為依托,開設了很多人文素質課,很多同學選擇了這些課程,對他們的發展是一個非常好的基礎。

    魯迅美院的油畫教學在本科階段強調繪畫基礎性,研究生階段側重強調創作和實驗探索性。張貫一老師介紹,本科教學中,他們把繪畫基礎量化為不同的單元形式。分為:素描元素、繪畫構成法則、色彩構成、圖像處理與語言轉換、素描表現語言和油畫表現語言。其他還包括:社會實踐、綜合材料應用與創作、當代藝術主題與表達方式、油畫創作實踐。油畫系本科教學分為三個工作室,名稱為第一第二和第三工作室,教師配置延續了以前的新古典,新寫實,新表現的資源。去掉了工作室繪畫方向特點,但是保留了各工作室的教學風格。教學大綱為規劃范圍,以具象寫實風格基礎教學為主導,強調工作室教學的自主性和相對獨立性。第一工作以注重傳統的寫實為基礎,來表現繪畫的當代寫,第二工作室是探索圖象處理和語言的轉換,第三工作室是表現風格的繪畫,通過扎實的基礎訓練對學生進行鼓勵和引導,把不同的觀念轉換為現實。新的教學大綱對繪畫基礎進行了量化,其優點是本科四年不會產生脫節,但是傳統的教學繪畫和社會需求并不能完全解決,面臨的問題是學生畢業之后如何與社會進行良好地對接。

    亚洲国产成人在人网站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