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文化產業網>工藝美術>知識小百科>

    知識小百科

    榜書的審美價值與創作技法

    2017-09-26    來源:美術報    編輯:麥上明

    榜書的審美價值與創作技法

    ■胡朝霞(寧波)

    榜書的審美價值

    書法是有意境的線條造型,任何一件高品位的書法作品,都是以形式美來激勵人、教育人。因此,榜書藝術不僅要注重形式美,即對書體結構和書寫技巧的整體把握,更要講究意境美,即對主體的生命構想進行揭示。榜書藝術的審美價值就在于她真正寓形式美與意境美于一體。

    美在形式

    榜書美的表現形式是線條造型的美。以筆法、墨法和章法為基本要素,構成了榜書藝術的內在結構。

    榜書的筆勢之美。用筆技巧是書法創作的核心。元代高僧書法家李溥光在《八法解》中說:“一字之法,貴在結構,一筆之法,妙在起止,起止得宜,則畫無不美,結構有道,則字無不佳。”榜書的筆法不僅豐富多樣,而且十分注重筆勢。榜書作品要達到“情動形言,取會風騷之意;陽舒陰慘,本乎天地之心”的最高境界,最重要的手段就是“挫萬仞于筆端,合情調于紙上”,它是書家審美意識、審美心理、審美情趣在起筆、收筆、轉筆、掠筆、點線波變中的體現。

    榜書的墨韻之美。筆情墨趣是書法最重要的特征,也是書法作品“血脈”的表現。唐代書法家盧攜在其《臨池訣》中即提出:榜書“用水墨之法,水散而墨在,跡浮而棱斂,有若自然。”清周星蓮提出了榜書“墨法美的標準”是“濃而活”、“淡而華”、“筆墨淋漓”。可見,榜書的墨韻之美就在于:沉著痛快,燥潤相間,濃活淡華;燥而不枯,濃而不滯,淡而不薄。縱觀歷代優秀榜書作品的墨跡,都是有層次,有變化,有節奏,有韻律。

    榜書的章法之美。人們在欣賞一幅榜書作品時,第一印象便是由其章法反映出來的總體氣韻。作為以點線為形質、性情的意象藝術,榜書作品也可以在各種不同風格的章法中,尋找其美的特征、美的規律、審美意識等。凡優秀榜書作品講究陰陽調和、氣血貫通。無論是篆、隸、草,從第一字第一筆到最后一字最后一筆,總是氣貫神完、渾然一體。榜書還講究計白當黑、虛實相生。有的偏重于實,如顏體大字以及北朝及隋唐一些墓志篆額,這類作品筆道雄厚,茂密豐滿,給人以莊嚴正大、肅穆渾厚的美感,其威嚴磊落之氣勢令人肅然起敬;有的偏重于虛,如《泰山經石峪》、《石門銘》等,這類作品字距寬闊,空間感強,給人以胸襟開闊、空靈舒朗、遐思悠遠之感。更多的則是虛實相混、疏密勻停,看上去舒緩自若,清新雋逸。

    美在意境

    書法藝術是一種表現人的生命情懷的獨特藝術,榜書在這方面尤為突出。這不僅是因為榜書字形大,具有獨特的形式美,更主要的是榜書在意境美方面,博深于外。

    傳神達情。榜書多為少字數,書法家總是精心構思,一絲不茍。一點一線,都傾注著自己熾熱的感情和長期精心構思的心血。用有活力的和有生命的點線來表達書法家的真誠的心靈。因此,好的榜書作品在字里行間總是洋溢著書法家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崇高的理想。

    沉勁堅實。榜書多為摩崖刻石,具有雄渾廣闊、氣勢磅礴、力過千鈞、昂首天外之氣概。榜書行筆緩慢,筆受力而進,點畫如碑刻,筆力遒勁。寫小字是筋生于腕,寫榜書則筋生于臂肘。臂肘得力,骨體自然堅定,點畫必然給觀者以筋絡強韌、骨體勁實之感,字的線質感、立體感、穩固感都很強,而且點畫富有彈性,富有生命。它給人以力量、以鼓舞、以樂趣等審美享受。

    雄渾威嚴。結構寬綽的楷體或行楷榜書,雄渾雅健,古拙有神,富有清雅健美之趣。加之書法家在創作過程中,精心構思,新奇布置,更添無窮妙趣。如果是行草榜書,結構自由奔放,有如舞女秀美輕盈,凌空飛翔。

    總之,榜書藝術融書法、裝飾、工藝于一爐,是美化生活、美化環境不可或缺的重要構件。古往今來,榜書為裝點祖國的錦繡河山和美化人們的生活環境起到了積極作用。

    榜書的創作技法

    如前所述,榜書藝術蘊含著雄渾、博大、凝重的文化性格。它的陽剛之美,是一股巨大的精神力量,給人以昂揚、奮進、超越之感。所以,榜書創作要把握四個方面的技巧。

    注重身心的修養

    榜書創作必須要有一個強健的體魄。要手、腰、腿等“多管齊下”,運用全身之力把握、駕馭手中之筆。1953年沙孟海在題寫杭州靈隱寺“大雄寶殿”匾額時,用3支檀筆綁在一起,鋪紙地面,移步俯書,“如牛耕田”。此匾掛起后,因“真力彌滿,吐氣如虹”而震憾人心。這與沙老當年強勁的體力是分不開的。

    對于榜書書法家來說,創作之前要進行“養氣”。最好是把心靜下來,打開身心的一切束縛,融入自然造化之中,將生活中所有的得失統統拋諸腦后,專心致志養精蓄銳。做過這樣的功課,當抓起如椽大筆開始創作時,猶如衛星進入軌道,頭腦中沒有絲毫的雜念,身心進入最佳狀態。

    注重章法的錘煉

    首先,要寫出大氣。榜書在筆勢上一要力度大,二要速度快。這樣才顯得宏大壯觀、雄健渾厚、大氣磅礴。如把作品放在關隘之上可氣奪雄關,放在山體崖壁上可勢壓層巚。起筆應有雷霆萬鈞之力,行筆則有無窮氣象,線條周旋于顧盼呼應間,起伏迅捷、汪洋恣肆、氣度超凡、神采飛揚,確乎給人一種陽剛之美的藝術享受。

    其次,要寫出厚重。榜書的筆法要寫出厚、重、健、黑,厚是指線條渾厚,筆筆沉著到位,如箭矢入堅石;重就是大膽落墨、點畫凝重,有沉甸甸的質感,堅如磐石不能移動;健就是指筆畫線條富有彈性,真力彌滿;黑是在墨色上應以明快強烈為特色,筆酣墨飽、墨云壓城、斑斕奪目。

    再次,要寫出瀟灑。因為榜書很大,書寫起來往往容易自筑巢窠,木呆笨重。榜書的線條要有躍、縱、往、還的變化,充滿動態洋溢活力;結體上要大開大闔,跌宕多姿,變幻莫測;章法上要疏密有致,參差錯落,舒卷自如,活潑酣恣,一幅之內要有非常想象越出矩矱,給人以意外之美。

    注重工具的選擇

    榜書在創作工具的選擇上很有講究。寫榜書最好使用比較厚實的半生宣紙,那種紙張肌理比較粗糙,在書寫中能把點畫結體的造型和組合關系中充分展示出來,讓紙墨的質料特性與書家要表現的形式高度統一起來,體現榜書強大的書寫魅力,讓觀者感到紙墨的力量。筆毫最好選擇加健羊毫,因為它生性柔軟,書寫的效果凝重遒勁、圓潤渾厚。當然,有的書家還能隨手以竹葉、蔗渣、棉花等作榜書而不失其妙。上世紀70年代,南京玄武湖邀請榜書大家蕭嫻先生寫“白苑”兩字做匾額,70多歲的老太太用報紙拼成大紙,手抓一把棉花團,蘸了墨汁一氣呵就,刻成大匾氣勢宏大。榜書不像小行草、小楷墨色可以從濕到干、從干到濕逐漸變化,形成一個過程。寫榜書時如寫篆、隸、楷墨宜濃,要有厚度,墨色一定要有光澤;行草應把墨適當調稀,使字出現少量飛白顯出筆鋒為佳。蘸墨后要放慢書寫的速度,盡量寫得沉著一些,讓毛筆盡量咬住紙面,往下用力。墨的含量要適當以防墨滴到紙上。

    此外,榜書作品寫好后,印章不能太小,要與榜書相配。加蓋朱文和白文的印章時,兩個印章的距離不能太近,起碼相隔兩到三個印章的距離,這樣才顯得大氣。同時,還要講究落款。款字書體在審美取向上要與正文和諧,形式要與正文相映襯,款字在整體空間中起美化修飾和補充的作用,如葉襯花,使整幅作品和諧自然,氣象生動,意味無窮。

    榜書的藝術影響是經久不衰的,它所形成的深遠意義,也就值得借鑒、反思。范文瀾先生說:“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寫一句空”。同樣,有志于榜書創作的書法家必須樹立堅定的信心和決心去實踐、領悟和創造,才能在這片獨特的藝術天地里有所建樹和收獲。

    (作者現供職于寧波市文化館,浙江省書法家協會篆刻委員會副主任,文章有刪減)

    亚洲国产成人在人网站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