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文化產業網>工藝美術>展覽速遞>

    展覽速遞

    中山篆書法篆刻邀請展

    2017-09-26    來源:美術報    編輯:麥上明

    本報石家莊訊記者蔡樹農中山國是春秋戰國時期地處燕趙之間的一個神秘王國,上世紀70年代,在河北省平山縣發掘的戰國王厝墓,入選“中國20世紀100項重大考古發現”。其中鐵足大鼎、方壺、圓壺上鐫刻著的1101個金文字符——中山王篆被稱為最美的古文字,傳載著中山國的政治、軍事、文化、世系、外交、禮儀等諸多信息,是研究中山國歷史文化和古漢語的珍貴史料。為弘揚中山國這一獨有的書法藝術,9月16日,河北省中山國文化研究會、河北省書法家協會、河北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河北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共同舉辦了“中山篆書法篆刻邀請展”。

    此次展覽以傳承中山國優秀文化藝術為主旨,以“高端、精品、學術”為原則,以書寫篆刻“中山王篆”為主題,參加本次活動的作者共328位,征集作品339余幅,經組委會審核,最后選定123幅書法作品、212方篆刻作品入展。作者來自全國26個省市自治區和臺灣地區,日本友人也應邀參加。年齡最大的96歲,最小的9歲。參展作品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精品迭出。據介紹,展覽結束后,對所有作品再次確認登記,裝箱封存后,移送西柏坡紀念館,舉行交接儀式后入文物庫保存,待中山國博物館建成后,設專門展室永久展出。開幕式上,河北省文史館館員、省中山國文化研究會會長張志平表示,擬在適當時機,籌辦第二屆中山篆書法篆刻展覽,不斷傳承中山篆書法藝術。

    9月16日下午,在觀和國際酒店,舉辦了中山篆書法篆刻學術報告交流會。此次交流會由河北省書協副主席劉宗超主持,張守中、大浦舟人、黃嘗銘、高智、楊華、葉青峰、陳道義、王茁等書法家作了學術報告,來自河北各地的中山篆習寫及愛好者參加了活動。這次的學術交流會有考古學界的專家、研究古文字的專家以及在書法篆刻領域各有所長的專家學者,交流會就中山國的歷史、考古、古文字研究、藝術美術研究等方面進行了高層次的交流,各位學者觀點鮮明,對中山國和中山篆都發表了自己獨到的見解,令人耳目一新,頗受啟發,堪稱是中山篆的一次高峰論壇。

    此外,由于中山篆古文深奧、譯文和注釋都比較復雜,為力求準確,保證質量,專業人員還在繼續考釋編輯,今后將出版成書。

    亚洲国产成人在人网站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