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文化產業網>工藝美術>藝術人物>

    藝術人物

    沒當成小說家卻成為書法家

    2017-09-20    來源:美術報    編輯:麥上明

    沒當成小說家

    卻成為書法家

    記天臺籍民間榜書高手戴以省

    ■斯信忠徐平汪琰

    “戴老師的榜書書法,在國內書法界有二個顯著特點;一是書寫的紙張不用折疊,但布局精到;二是可應需求者之約現場寫任何字。”浙江天臺縣書法愛好者湯傳校介紹說。近日耳聞目睹,不禁為戴以省的兩樣絕招所折服。

    今年53歲的戴以省,是天臺縣洪疇鎮大村人,號居山人。高中畢業后,外出做生意,其間他創作的小說作品,在省級文學期刊浙江《東海》、吉林《春風》等發表,從小就有當作家夢的戴以省更加勤奮地創作,但后來卻忙于生意擱筆久遠。

    上世紀90年代初,重回家鄉的他,重操從小最愛之一的書法。繼續臨帖王羲之、王獻之、王鐸等名家書法,并迷上了榜書,即被人通俗地稱為“大字”的單個字的尺寸在30cm以上的書體。其后一個偶然的機會,他的作品被國內榜書家蔡軒朝先生發現,幾次接觸,從不收徒的蔡軒朝竟破例地將戴以省收為入門大弟子,在老師的精心輔導下,戴以省的書法作品更上一層樓,特別在技巧方面有了大的長進,如能熟練地掌握老師傳授的“第一筆飛白”寫法,改進了原先第一筆字體粗厚濃墨,后面缺墨以致字體蒼白的缺陷。

    龍年,戴以省參加國際龍書畫大展作品被入選。2012年,戴以省在參加世界榜書聯合會、上海榜書研究會舉辦的“中國榜書名家精品展”中榮獲第一名。2016年10月他在世界榜書聯合會、杭州市江干區政府、浙江日報報業集團等主辦的“盛世錢塘”書法筆會上,作現場書寫表演。

    身材魁梧的戴以省認為,書法藝術臨帖極為重要,有如今的成就,基本功是關鍵。現在他寫的作品具有“大氣渾厚”的特點,通過腰、肩、肘、手腕等部位的發力,他曾在地上鋪紙寫過高、寬各為3.33m的“壽”、“龍”、“福”等字,雄強、霸氣的字體,極具藝術感染力。

    擔任上海榜書研究會副會長后,他多次參與籌辦國內外業界書法大賽,交流書法技藝,作品水平更精進。如今,寫招牌、企業名稱求字者蜂擁而來,其書法作品“精氣神”俱佳,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認可。

    在現場書寫中,高2m、寬1m的單字書法,他都一筆寫就,結構、章法自然、妥帖,疏密得當,粗大的毛筆在他手上收放自如,主雕過國清寺“千手觀音”、石梁飛瀑“五百羅漢”的書法行家戴均大說,戴以省的榜書書法藝術達到了很高境界。

    在練字之余,戴以省還撰寫了《榜書藝術》一書,闡述了榜書的來歷、傳承等,并附有作品,弘揚了文化藝術。

    多年來,沉迷于書法創作的戴以省,還是國內榜書碑林的倡導者。去年,在鎮村的資金支持下,在洪疇鎮盤龍山規劃了一個集榜書碑林和櫻花觀賞于一體的人文和自然景觀景區,戴以省利用國內外榜書高手資源,收集到了國內蔡軒朝、張松蓮、印尼阮淵椿、越南林漢成等書法高手作品,建起榜書碑林,現已初具規模。

    在接受采訪中,他沒有更多地談自己的創作成就,而是更關切碑林的發展。筆者相信,在縣里和鎮村的重視支持下,國內首個榜書碑林將會越辦越好,規模更大,成為傳承書法文化的圣地。

    ?

    亚洲国产成人在人网站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