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文化產業網>工藝美術>拍賣動態>

    拍賣動態

    一年之拍在于“春”

    2017-05-25    來源:晶報 謝晨星    編輯:鐘慧敏

    張大千,《潑彩雨荷》。

    2017年匡時春拍將于6月3日、4日在北京舉行,想知道都有什么寶物?千萬別錯過匡時2017春拍深圳預展。昨日,匡時國際特別遴選2017年春季拍賣會的中國書畫、宮廷瓷玉、古董珍玩、國石篆刻、紫砂茶香、珠寶尚品、現當代藝術等多個種類的藝術精品來到深圳,在麗思卡爾頓酒店三層大宴會廳舉行預展,讓市民大飽眼福。

    大家書畫精品亮相深圳

    今年的匡時春拍,中國書畫板塊重磅推出六大夜場,除已經得到市場與藏家認可的“澄道”古代繪畫和近現代繪畫夜場外,還將隆重推出“龐氏家族藏古代書畫夜場”,并在“暢懷”古代書法夜場和近現代書法夜場的基礎上精心打造“晚清碑學五大家書法夜場”。

    書法自清末以來的發展,可謂名家輩出,豪杰競起,儼然成為我國書法史上一大高峰。沈曾植、康有為、吳昌碩、趙之謙、何紹基諸家皆為碑學書法的先驅人物,風格各異,共同造就了晚清碑學書法的洋洋大觀。此次深圳預展,主辦方從“暢懷——晚清碑學五大家書法夜場”中精選了五件有特色的作品參加。其中,吳昌碩行書十四言聯書寫于吳昌碩逝世前一年,老人骨力勁朗,篆籀用筆,線如老梅虬枝,點似金龍披甲,是吳昌碩長聯中的精品。

    康有為行書八言聯是集王羲之《蘭亭序》,詞語通達適變,書法秀逸流美。行書《飛白書勢銘》八屏,更是極為難得的康有為書法精品。書寫內容為南朝宋鮑照所作贊美古代書法飛白書的四言韻語《飛白書勢銘》。文辭優美華麗,形象生動有情,書寫遒勁飄逸,用墨燥潤兼施。特別值得提的是,此件作品參加過1940年《廣州文物展覽會》,次年出版于展覽畫冊。

    “澄道——近現代繪畫夜場”則精心斟選四十余件近現代名家扛鼎力作。該專場中亦匯聚多件規模巨制,均留下了一代大師的人文思索與時代印記,他們為山川寫照傳神,為時代寫意精神,鴻篇巨制,精彩無限。在深圳預展現場,市民可以看到張大千《法古四屏》《北齊校書圖》《潑彩雨荷》等,這些作品都正值張大千用功最勤、臨仿最密集的壯年鼎盛時期。

    瓷器、玉器、珠寶璀燦奪目

    瓷器雜項類則推出了五大專場,涵蓋云集明清皇家傳世珍寶重器的瓷器工藝品夜場;匯聚歷代能工巧匠遺世珍品的瓷玉工藝品專場;展現近代文人賞石情懷的國石篆刻專場;以及收納海內外大師作品弘揚中華茶文化的紫砂茶道具與茶葉專場。

    本次深圳展覽呈現13件重器,涵蓋瓷器、玉器、銅器等多種門類,來自“天工開物—瓷器工藝品夜場”,都為明清宮廷御制之物。其中清雍正青花礬紅“水波云龍”紋折沿大盤為清宮摹古理念之典范,化裁于宣窯之青花礬紅龍紋器皿而成。源于北京牛街劉氏回民家族舊藏的正德銅阿拉伯文爐瓶盒三事、何丹書第六代后人藏清乾隆時期的青白玉雕福壽紋如意等難得一見的珍品均有呈現。

    除了文物,珠寶也是匡時春拍的一大亮點,其中深圳觀眾觀賞的一對達12克拉的莫桑比克無燒鴿血紅寶石耳墜,得到了著名國際寶石鑒定機構的高品質認同。

    材質的突破與情感的回歸

    經過近四年的調整,整個亞洲區現當代藝術的市場于去年秋拍觸底反彈,此背景下,匡時繼續秉持減量增質的思路,甄選了數件學術價值與市場價值并具的精品佳作。其中,“體物/狀物:現當代紙上作品”專場,是匡時于此次春拍中的突破,探討二十世紀現當代藝術的核心——新。在理論、材質“新”的基礎上,探討藝術家作品背后的情感回歸,及其所反映東西融合的文化母題,亦是此次重點。

    此外,“踏浪彼岸:中國二十世紀現代藝術”、“當代藝術”專場,一面深究,一面突破,以豐富的形式,精確的選件為藏家帶來多樣化的收藏選擇。在深圳預展中,吳大羽、吳冠中、許幸之、倪貽德、林風眠、常玉、劉野、郝量等藝術家作品均為私人珍藏,來源清晰,流傳有據,可謂甄選精品,期待有佳。

    亚洲国产成人在人网站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