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文化產業網>工藝美術>拍賣動態>

    拍賣動態

    2016拍賣業藍皮書:2016中國拍賣行業穩中向好

    2017-04-07    來源:中國商報 王菁菁    編輯:鐘慧敏

    2016拍賣業藍皮書:2016中國拍賣行業穩中向好

    中國商報 王菁菁

    在國內經濟形勢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背景之下,作為商品流通的重要渠道之一的拍賣行業表現如何?3月29日,中國拍賣行業協會與商務部流通業發展司在京聯合發布了2016拍賣業藍皮書——《2016年中國拍賣行業經營狀況分析及2017年展望》,揭曉了答案。

    據悉,這是該年度報告第九次面向社會發布。與此同時,2016拍賣業十件大事揭曉,農產品拍賣年成交額實現五年翻番、網絡拍賣領域首部國家標準發布實施、文物藝術品市場迎來“簡政放權”新氣象等事件榜上有名。

    去年成交額5192.28億元

    國家統計局的公開數據顯示,2016年國內生產總值達74.4萬億元,比上年增長6.7%,經濟形勢穩中有進、穩中向好。此次發布的藍皮書認為,國內拍賣行業的經營情況緊隨中國經濟形勢,也呈現出行業發展穩中向好的局面。

    數據表明,截至2016年12月,我國內地拍賣企業共有7083家,分支機構達245家,企業數量較2015年新增218家。2016年全國拍賣成交額累計5192.28億元,比上年增長12.02%,跑贏GDP增速。

    而且,拍賣行業在保持市場既有存量的同時,業務結構相比2015年有了明顯調整,業務增量也有了明顯突破——機動車、股權產權債權漲勢強勁,農產品、無形資產、文物藝術品均有不同程度提升,網絡拍賣發展更加迅猛。

    從具體業務成交情況來看,機動車、股權債權、農副產品、文物藝術品拍賣業務、房地產、土地使用權和無形資產同比均有增長,其他類拍賣業務有所收縮。其中業務成交額最高的是土地使用權拍賣,達1986.09億元。而在增長幅度方面,表現最為突出的是機動車拍賣,全年業務成交145.3億元,同比增長124.23%;其次是股權、債權類拍賣,業務成交額為593.62億元,同比增長46.48%;再次是農副產品拍賣,全年業務成交額34.93億元,同比增長16.28%。隨后依次是文物藝術品拍賣成交額317.33億元,同比增長13.33%;房地產拍賣成交1583.73億元,同比增長10.82%;土地使用權拍賣同比增長7.3%;無形資產拍賣成交291.5億元,同比增長0.76%。此外,其他類的拍賣業務全年成交239.78億元,同比下降16.09%。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國內拍賣行業實現了4年來收入、利潤的首次雙增,同比分別增長39.82%與0.86%。同時行業傭金率也出現了小幅上升,同比增長0.33%,為4年以來最高,這意味著行業效益正在有所改善。

    增長受政策與市場驅動

    中國商報記者注意到,在2016年經濟結構持續深度調整、消費增長平穩、社會投資持續減速的大環境下,從此次藍皮書報告的分析中能明顯看出,當前拍賣行業經營狀況變化是受政策與整體市場變化驅動的一種反映。

    以增長最快的機動車拍賣板塊為例。據了解,受各地公車改革持續深入的推動,2016年由政府部門委托的機動車拍賣成交額70.19億元,占機動車拍賣總成交的48.31%,這是拉升機動車成交大幅上漲的主要來源。藍皮書認為,公車改革在各地的逐步推進,給機動車拍賣業務帶來了諸多利好。通過公車拍賣,機動車采用拍賣方式交易的優勢也逐步顯現,受到社會公眾的普遍認可,并為今后各地拍賣企業開展機動車業務做了較好的鋪墊。

    另一方面,隨著銀行體系不良資產規模的累積,拍賣作為處置銀行不良資產最傳統和最主要的方式,也正迎來業務的增長。2016年以不良資產消化清收為主的金融機構委托業務拍賣成交額增長明顯,總成交達471.81億元,同比增長58.08%。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影響,拍賣業務也同步凸顯宏觀經濟去杠桿、去庫存、去產能、調結構等特點。藍皮書認為,若能發揮自身優勢,妥善整合資源和平臺,適應不良資產處置主體增加、互聯網手段應用等變化,拍賣行業將在資產處置潮中獲得新一輪發展。

    與此同時,在專業市場領域方面,2016年全國文物藝術品拍賣也在穩步發展。報告認為,自2011年市場回調后的5年時間中,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基本完成了一輪凈化和淘汰,市場規模穩定在300億元左右,各方參與者更趨務實和理性。“去泡沫”、“練內功”、“走國際”、“提質量”幾乎成為近幾年來這一市場變化的主路徑。

    值得關注的還有2016年農產品拍賣的快速發展,年成交額34.93億元,實現五年翻翻。其中亞洲最大的鮮花拍賣市場昆明國際花卉拍賣中心交易量再次刷新記錄,年成交鮮花達到9.6億枝,同比增長13.3%,涉及花農5004戶、花田30024畝。一批專業性拍賣企業的崛起并受到廣泛關注,帶動云南咖啡豆、煙臺蘋果等一批有地方特色的農產品在2016年陸續進入拍賣領域,極大地豐富了以批發、零售對接為主導的傳統農產品流通方式。此外,農村土地流轉政策調整為打開農村拍賣市場創造了機遇,圍繞農村產權交易的土地經營權流轉拍賣、農村集體經營性資產交易和法律金融衍生服務等一系列業務已經成為拍賣企業現在的延展業務。

    “互聯網”思維深入滲透

    需要指出的是,2016年拍賣行業的這些不俗業績,與“拍賣+互聯網”發展模式的指引關系緊密。

    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最新數據,截至2016年12月底,我國的互聯網普及率為53.2%,網民規模達7.31億,其中網絡購物的用戶規模為4.67億。商務部的統計數據也表明,2016年中國網絡零售交易額已達5.16萬億元,同比增長26.2%。

    “互聯網思維”對于商業模式的全方位滲透,使得拍賣業的各類業務也全面觸網,并開始植根于行業的各類業務經營之中。特別是在去年11月,網絡拍賣領域的首部國家標準《GB/T 32674-2016 網絡拍賣規程》的正式實施,標志著網絡拍賣進入了“有規可依”的時代,更是為這種生態提供了政策保航。

    據中國拍賣行業協會網絡拍賣平臺統計,去年全年網絡拍賣會增長57.44%,上拍標增長了218%。在機動車、農產品等新興拍賣業務領域,“拍賣+互聯網”這一經營模式的廣泛運用,也較好地解決了拍賣機制快速切入流通市場的問題,有效促進了新業務的發展。

    另外,此次藍皮書對2016年網絡競買人的年齡結構分析顯示,30歲至40歲的競買人占比最大,為38.36%,其次是40歲至50歲的年齡層競買人比例為29.92%。由此可見,網絡拍賣的主要客戶人群無疑集中在中青年階層。

    不過,藍皮書也認為,當前拍賣行業面臨整體利好的政策環境仍需完善。其中司法拍賣政策的進一步調整,將使得在今后一段時間內拍賣企業與社會其他機構圍繞司法拍賣輔助工作的競爭將更加激烈。

    中國商報記者了解到,綜合2016年行業整體經營表現,中拍協據此對今年的行業發展給予了建議,表示應當抓住“十大機遇”,包括國家“供給側”繼續深化改革、公共資源加快進入市場、產業結構調整、“一帶一路”國家戰略、文化產業大發展大繁榮與大眾消費提升等等。“同時行業需努力拓展拍賣資源和市場,以客戶需求為服務導向,大力發展聯合拍賣、特色拍賣、供應鏈拍賣、服務鏈拍賣等新興業態,實現拍賣企業資源拓展新空間、客戶延伸新空間、效益提升新空間。”藍皮書指出。

    亚洲国产成人在人网站天堂